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过——这样认真,跟自己较劲,凡能认真对待的事情,都要用力去做,凡是决定的事情就一定不退缩。很怕听见人说“如果那时......就好了”。我越来越害怕往回看,一想起以前,总觉得自己荒废了大把时间,做事情都是凭爱好,定力也不够,都是三分钟热度,从没在一条路上走过太远。错过了安静的图书馆,错过了凌晨的自习室,没有在操场挥汗如雨,没有和朋友尽情嬉闹.....错过了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许多真诚的人......往事不堪回首,活在当下才是我的选择。现在,我就想认真生活。
我在慢慢改掉身上一些不好的习惯,睡懒觉,懒惰,不爱运动,无法静心学习......人不就是应该在生活中一点点地去掉自己不好的东西吗?不然人生那么长,是用来干嘛的?
读书的时候学鲁迅,他的文字总也读不进去,对先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书上那副半身黑白画像上了,觉得那些文字苍白、没甚意思,现在却就喜欢读这样的文字。鲁迅先生一生跟自己较着劲,毫无余力地嘲讽自己,嘲讽中国人,也嘲讽全人类。让我们的缺点和内心里那些邪恶的心思都在他的笔下无所遁形。实话往往是很不好听的,他用智慧把所有的道理凝结成语言,一点点讲给我们听。年少时,历事尚少,心智尚不完全,读来只会觉得语言枯燥乏味。现在读来,就像是在喝一碗重庆火锅底料,一口下去,口腔里的麻辣劲儿还没过去,胃里就已经燃起了熊熊火焰。越读越想越觉得心里翻江倒海,脸上也火辣辣的,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抽打了几个耳光似的。当年他弃医从文,大概就是为了给每一个中国人都喝一碗这样的“火锅底料”吧!
越来越喜欢读传记,自己年纪尚轻,有时候遇事不能很好的处理,下来就只能后悔。读书的时候老师总对我说,希望我有空的时候能多读一些名人传记。我的父母在对待他们的孩子读书方面,买的最多的书就是鸡汤类。乍一读时会觉得热血沸腾一阵儿,但是短暂的兴奋之后,很长时间都不能提起精神做事,于是就对鸡汤文彻底的厌恶了。(其实在人心浮躁的时候读一点“鸡汤”没什么不好,只是那样的文字读得太多的话,终归是会中毒的,那个可以拿来用作“强心剂”,但是你见谁天天打强心剂。)鸡汤文大多是将一些知名人士的成功故事,那时候我竟误解如此——觉得传记就是像鸡汤文一类,所以不读。中间有好多年,是不怎么读书的,也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样的书,偶尔一时兴起,乱读一气罢了。(但是那时竟然也读莫言——在他还未成名,也未获得诺贝尔奖之时,大抵还是我选书的品味尚嘉呀!)不读书的时候,也是很少写作的,零星的几行文字,现在读来还是单薄了些,不写的原因除了懒之外还因为嫌弃自己读书少。读传记大概是读书里面最划算的一种了,人的一生时间有限,实在少有人能够经历几种差异巨大的人生。读传记是最大的捷径,读一本就像是多活了一世,读得越多,就像是将自己的人生“嫁接”在别人那里一样。我很享受这种感觉。
最近对读书的感悟又多了一些,絮絮叨叨一番话,写给自己,也写给爱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