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的赋予
高品质的“情绪价值”,不应该被“物化”了——我觉得:那样子,确实是贬低了“情绪价值”在“生命能量”里的重要地位。
询问机器人“情绪价值”最扼要的解释,可以看出所谓的“情绪价值”分成两个部分——前者,可能是“内在”对于情感的归属与“安全的需要”…
那可以是“爱情”、“友情”、“亲情”在生命中的一次次“美好的体验”,在内心与回忆里所聚积起来的“对于人间值得”最纯粹的认知。
另一部分,便可以贴和马斯洛的金字塔,来说明——它既可以是最基础的对于“安全感”的确定。它也是“被尊重”,“个人价值感的实现”等“高等个人价值”的赋予。
我想到了“心理学里的共情”——“高品质的情绪价值”,可能是获得自己喜欢的旅行、风景,一件漂亮的衣裙,所带来的多巴胺…
但是“好的情绪价值”——更是“内在认知”收获“自己是被理解与接纳、包容的”,是真切的感悟“人间值得”,对于平凡的每一天,都真心地希望迎来日出日落,好好地、幸福地与亲爱的人儿,一起吃饭,一起光盘,一起做那些看似平常,却暖心的事儿…
它是“价值感”与“获得感”的赋予,但是“情绪价值”认真体会,却是高于这些表象的美好,它可以由内而发地感悟到“活着,真好”!
许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