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景区位于烟台市市区北端,三面环海,是集海滨自然风光、开埠文化、文物遗址、人文自然景观和异国风情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烟台山有着600多年的沧桑历史,是这座城市历史重要发祥地和象征。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藤峰顶设立烽烟台,作为报警的场所,因而称为烟台山,后来烟台市也由此得名。
1861年,根据中英、中法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烟台被辟为通商口岸,成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城市之一和山东省最早的通商口岸。先后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7个国家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立了领事馆、洋行、教堂、邮局等办事机构及众多别墅,逐渐形成一个外国人“居留区”。
烟台山景区是亚洲现存的最大的近代领事馆建筑群。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时代气息浓郁,保存完好,堪称近代建筑的宝库。
烟台山近代建筑群汇集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文化特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和见证,已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山上山下,那一幢幢外国领事馆、官邸、建筑群,记录了烟台作为山东第一个开埠通商口岸的特殊历史。
此外,在山上,还有以“龙王庙”、“忠烈祠”、“狼烟台”为代表的民俗建筑群;有“燕台石”、“造化奇观”、“盟情崖”、“太白石”、“母子龟”等充满传说的景点;有高人墨客的题诗,刻石勒碑等。因此,早在康熙年间,烟台山就被誉为“福山八景之首”。
烟台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是时间的见证者,历史的记录者。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从明清时期的炮台遗址,到近代开埠通商的印记,烟台山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复兴的艰难历程。
站在这里,我们不禁会思考:历史的巨轮终将滚滚向前,我们唯有不懈追求,与时俱进,才能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