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了。今天中午放学后,一进家门就哭得稀里哗啦,我问:“老师批评你了?”“不是”“跟学生闹矛盾了?”“不是”我猜到肯定是期中考试没有考好的缘故。他那可怜兮兮的样子,竟触痛我心底那根最柔弱的神经。于是我收起平日的威严,露出温柔的一面,先替他拭干了泪水,接着又给他讲道理。我说:“孩子啊,胜败乃兵家常事,同样分数的高低,名次的先后也是作为一个学生习以为常的事。期中考试只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检测,不是决定人生命运的时候。通过考试,好好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说了一火车道理,他渐渐止住了哭泣。吃午饭时还是有点闷闷不乐的,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想起一个月前,他还问我:“妈,你知道我数学为什么总是考试90分以上吗?”我答:“不知道,有啥秘诀呢?”他说在二年级时,教他数学的那个男老师,责任心很强,对学生要求特别严,作业完不成就要挨打。有一次他数学作业没完成,嘴都被撕流血了。从那以后,他就发奋学习数学,以至于到现在数学考试从没低于90分。说起这些,他脸上曾划过一丝得意的神情,可是我当时听了后,大吃一惊,不知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伤心。
这次考试,由于粗心,审题失误,导致了数学88分,语文73分(语文基础知识68分,作文写跑题得了5分)他可能是觉得有点羞愧,辜负了父母,辜负了老师,才一反常态,悔极而泣。
我不由得想起朱永新老师的一段话: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学校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应该是息息相通的,而现在却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校的生活很无奈。作为教师,我们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们的品德,责任感,以及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
同时也奉劝家长们,一张成绩单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能力,现在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习不好的学生,走上社会,大浪淘沙也未必不是走的康庄大道。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拥有一颗充满光明的心,把孩子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公民,这样他们就是明天的脊梁。
莫言说过,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启发,是点燃,是感化,是激励,是热爱,是对孩子人格修养的塑造,和身心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