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故居,坐落在庐江金牛山南麓,今金牛中学校园内。孙立人祖籍舒城东乡三河镇,清同治初年,其父孙炳焱迁居庐江金牛,孙立人即出生于此地。
孙立人(1900一1990年),字仲伦,幼年在金牛读私塾。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和弗吉利亚军校,1927年应邀游访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1928年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队长。1930年,任陆海空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任财政部税警总团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1937年参加淞沪保卫战,荣立战功,擢升少将总团长。1942年,任国民政府新编三十八师中将师长,赴缅甸作战,在仁安羌地区以1个团兵力歼灭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主力1200余人,解除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在内的7000多名英军之围,解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国军人、美国传教士及新闻记者500多人,并把被日军夺去的英方100多辆辎重汽车和1000多匹战马,交还英军。英军第一师官兵对此感激涕零。1943年,孙立人率部第二次赴缅甸作战,次年在缅甸战场上升任新一军军长,先后指挥了孟供河、八莫等战役,均获大捷。孙立人在远征缅甸、协同盟军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屡建奇功,成为二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著名的中国将领,国际舆论盛赞孙立人为“东方的隆美尔”。孙立人后来在台湾官至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二级陆军上将、“总统府”参军长。1955年,因沙嫌其部属郭廷亮的“兵谏案”被撒职软禁,长达33年。1990年11月19日病逝于台中。逝世后,北京《中国人物年鉴》介绍其生平业绩,海峡两岸均有孙立人传记书籍出版发行。
孙立人故居,原有房屋百余间,解放后逐渐拆除仅剩1幢11间,约250平方米,是孙立人24岁结婚时的住处。孙立人故居木架结构,青砖小瓦,走廊及屋内雕梁画栋,为晚清民居风格建筑,200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4月,故居按原貌修复,留有庭院新设了“抗日名将孙立人抗战事迹陈列馆”,陈列着珍贵图片90多幅及孙立人部分遗物,系统介绍了抗日名将孙立人的一生。(选自《巢湖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