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西珍 《陶行知文集》
读《师范生应有之观念》有感
《师范生应有之观念》不仅是对我们教师职业的指引,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我在诵读的整个过程,心里被震撼着,感动着,同时也引发了思考。
思考之一:正确看待学生不同的个性。
陶先生在文章中提到:教育乃取恶性中之善分子,去善性中之恶分子。如开矿然,泥内含金,金内亦杂有泥。开矿者取泥内之金,去金内之泥,然后成为贵品。初登讲台之时,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同学,不知不觉中,心是偏离的。只有正确看待同学的不同个性,才能从心里认同他们,理解他们。由于天生性格的不同,家庭环境的差异,每位同学都自己的个性。如何发挥他们的优点,补充他们的短板,这是新学期开学我需要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对待学那些不太听话的学生,我更需要潜心研究怎么发挥他们的长处,同时让他们自己看到自身的闪光点。
思考之二:感恩校长的理解和支持。
从教四年来,我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从起初恐惧课堂,担心学生,害怕面对家长……到现在,慢慢爱上课堂,和学生聊天、谈心,召开一次次家长会,举行亲子活动。这一路的成长离不开校长的支持。记得,第一次讲公开课时,手足无措的我如同在黑夜中行走,看不到前进的路,看不见希望之光。是校长帮助指明方向,理清教学思路;第一次写作,当我拿着尚未成熟的文字找到校长时,内心的忐忑至今记忆犹新。校长直截了当地指出我的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听着那些话语,身上如同被扎了一针又一针,但我知道,只有这一针针扎下去,才能治病(像极了中医的针灸)。正是这些批评让我看清了自己,明确了前进的道路;每次班级活动,校长会毫不犹豫地支持。有了强有力的后盾,我才能有更多的底气去考虑怎么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得以成长;很多次特殊家访,也有校长的陪伴。正如陶公所说:“正当领袖,能引导国民行正当之事业。”
思考之三:能做一分是一分。
近年来,我对家庭教育关注的越来越多,不断地自费外出学习,同时鼓励家长学习相关知识。只要有机会,我也会带领家长外出取经淘宝。我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动力,是因为需要,我自身需要成长,农村的家长更需要成长。在农村,“家庭教育”还是比较陌生的名词,他们总是把所有的责任全权交给学校,交到老师手中。孩子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是求助老师,从未考虑自己的问题。面对学生的问题、家长的无知,很多时候我是无能为力的。可是,发动农村家长学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需要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登门拜访。好不容易争取的免费名额没有几个人能明白它的价值。他们认为赚钱总是比学习重要,比学习更现实。虽然在农村开展家庭教育步履维艰,但是能做一分是一分,能影响一个是一个。我坚信陶先生的话:“鄙人谓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
思考之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价值。
陶公在文中说:“人是人,我是我。天既生我,则必与我以一种为人所无能为之能力。”这让我想到,在过去的班级管理中,总是有些混乱,班干部分工不明确,多数学生只是出于被管理的位置,在班级中没有存在感。有些同学会不停地惹出各种各样的争端,整个班级也不得安宁。怎么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价值,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一份子。我想我应该再去读一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我对这句话另外一种理解是: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因为每个人存在的价值是不同的。既然选择这个职业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我思故我在,在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在实践中不停地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