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我曾听一个远房亲戚对她的女儿耳提面命:宁可吃错药,不可说错话!
年少的我懵懵懂懂,也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只感觉这句话高深莫测,牢牢地刻入我的记忆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开始明白:原来语言可以是春风送暖,融化他人内心的坚冰;语言也可以是杀人利器,伤人于无影无形。
我们每天从睁开眼睛开始,就和孩子、丈夫(妻子)、父母、朋友、邻居、同事、客户、路人……开启语言沟通的大门。
如何说话是多么重要,然而,我们从读书识字开始,学校有教语、数、英,兴趣班有舞蹈、画画、乐器等等,却从来没有教我们如何说话的课程。
如果我们试着回忆小时候与父母相处时的沟通时光,是感觉温暖、开心的记忆较多?还是痛苦、难过的记忆较多?
感觉痛苦、难过的记忆里,是不是充满指责、命令、威胁、嘲笑、控制、批评等等的沟通方式?
例如:
你看xxx多懂事,你有人家一半能干我就烧高香了!
就你还想干XX,算了吧!你不怕丢人我还怕丢人呢!
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你还能有什么用?简直是人头猪脑!
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根本就不用这么辛苦!
你烦死了,赶紧走开!
你立刻给我回家,否则以后都别回了!
……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家里被“经常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
25.7%的孩子“自卑”;
22.1%的孩子“冷酷”;
56.5%的孩子“暴躁”。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因为身上的伤痕是可以看得见,而且很快就会愈合;而一个人内心的伤口则看不见,并且很难自行愈合。有些人甚至年过古稀,还对小时候受到父母的指责耿耿于怀。
2
有一天,我在小区打羽毛球,看到一个妈妈和一个老人,从旁边大门急冲冲地走到路口,仿佛在焦虑不安地等人。
过了半天,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子,穿着校服,拉着行李箱过来,看到两人站在路口,勃然大怒,大声质问:“你在这里干什么?”
妈妈紧张地说:“我就是想开车送送你。”
男孩子更生气了,说:“我说了要自己走,你没听见啊!”然后头也不回地拉着行李箱往前走。
妈妈和老人紧跟上去,男孩子马上停下来,恶狠狠地命令道:“不准跟着我,我不用你们管!”然后调转方向,往另一个出口走去。
妈妈和老人害怕孩子有更激烈的反应,不敢跟上去,等孩子走远了,才忐忑地走到路边,远远地张望。
在课程上,一位爸爸苦恼地跟我们诉说,他十八岁的儿子已经不肯跟他说话了。
在孩子向他关上沟通的大门时,他才意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沟通方式出了严重的问题。
孩子与父母日渐冷淡、疏远、对抗的关系,多半是由“不好好说话”开始的。
孩子考试的成绩不理想,沮丧地回到家里,父母明明很关心孩子,嘴里却不依不饶:“谁让你平常不好好学习,整天只想着玩,这回知道丢人了吧?看你还牛啥!”
大冷的天,看到孩子穿着很少衣服,父母明明很担心孩子会着凉生病,话到嘴边却变成:“天气这么冷,你就不知道多穿点衣服?一点也不会照顾自己,连穿件衣服都不让人省心!”
不好好说话,是扼杀亲子关系的“元凶”。
3
家的含义是爱,而爱就是彼此体谅和尊重。
那么,父母如何说话,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体谅和尊重——也即是父母的爱呢?
例如:孩子考试的成绩不理想,沮丧地回到家里,父母说:“这次考试考差了,你挺难过的!”
例如:大冷的天,看到孩子穿着很少衣服,父母很担心,说:“今天天气好冷啊!你只穿一件单衣,我好担心你会着凉生病啊!到时候我就得请假带你去看医生了。”
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感受;或者诚恳地表达自己——客观地描述行为+该行为对我们的实际影响+我们内心此时的感受。这样的沟通方式,是双向的交流,将双方的心聚拢在一起,滋养温情暖意。
如果父母学会用充满体谅和尊重的方式与孩子“好好说话”,那么,家就是给予孩子温暖和希望的地方,而父母就是孩子最信任和尊重的人。
好好说话,就是彼此尊重、互相体谅,孩子和大人都能享受到关系所带来的满足、美好和温暖!
在2018年5月,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学习“好好说话”的【P.E.T.公益工作坊】,学习如何以尊重和有爱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链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