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向哥哥讨了一套季羡林全集,最先读的就是这本《留德十年》,本来想着能在里面学些老先生学外语的方法,但读了几篇全是讲出国的过程,甚至连如何去,坐那辆车,车上发生些什么事都交代得很清楚。
当时觉得不太符合我的预期,草草翻了几页就放在一边了。昨晚一时兴起又拿出来翻,突然发现比上次看多了很多趣味,一口气读了大半本。今早起来,趁着开会的间隙,竟然看完了整本书,实在意外。
其实老先生写的都是些日常琐事,但不知为何,读起来趣味十足。因为大致是按时间排序,所以看起来像小说,但除了他自己,其他一概是配角,零零散散的。可由于是真实人物,尽管作者没有刻意去塑造什么形象,读完也觉得那些人物活灵活现的,他的女房东,他早逝的好友章用,他在波兰火车上遇到的女孩儿wala,这些人我只是从文字里看了一遍,竟也觉得像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可见老先生文笔了得,或者说真实的力量确实强大。
还是学到了一点语言教学的技巧,即学生在课堂上逐句翻译,教师逐句订正补充。这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语法翻译法,学生只是听,走神了你不知道,没听懂也很难发现。可惜班上人数太多,覆盖面有点少。
如果是一对一,这种方法可能见效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