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自东瀛度假归来,遗我一罐白桃乌龙,虽不识外文,但好在日语与汉语联系紧密,部分字符还是勉强猜得出的,虽然原产台湾的标注令人有些哭笑不得,但自带日式伴手礼精致属性的包装还是很为茶叶增色。
夏天的气息,不光属于西瓜、毛豆、煮花生、小龙虾,还有薄荷冰、冻奶茶与苏打水。更难得的,还有朋友从远方捎来的白桃乌龙茶那一抹淡淡的清香在斗室中萦绕。
虽然这两种食材看似不搭,但在拼茶师的巧手精制下,白桃的香气与乌龙的沉郁纠和在一起,既各自独立,又有一份难得的默契。
甘美的白桃在茶叶中出现时显得有些清浮飘逸,如同拿到大唐帝国最牛OFFER,唐玄宗下旨征召时高喊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又如被贬在外十年后,终于被朝廷“以恩召还”,杀回长安,颇感得意的吟咏着“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刘禹锡。
相比之下,经过紧压、半发酵后制成的乌龙茶,则相对低调内敛的多。自带老杜长诗的沉郁顿挫,又如韩愈行文的奇崛艰涩。
不意间,让原本身为配角的白桃倒有些反客为主起来。但这多半只是饮茶者泡茶时的迷思罢了。
毕竟,将碗中注入开水后静待少时,待到花香同茶烟散去。被热水充分滋养过的茶叶甫一舒展开来,便开始后发先至的焕发活力。一口热茶入喉,最先体会到的,还是馥郁的乌龙茶香气。
在细节上,日本人一向表现出色,比如整包茶叶放在一个非常精致的盒子里面。喝完后还可以当储物盒用,只是有些小尴尬的一点是,赏玩时才发现,产品标签上还写着原产地台湾的字样。于是恍然大悟,大有原来如此的赶脚是真的。
但想想也是,台湾出产的乌龙茶向来知名,古时一直做为供品,只供皇家贵族们享用。不过,从大包到小盒,果然OEM才是制造业挣钱的不二法门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