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前一段时间,群里小伙伴谈论起关于“自我批判”,以我的理解,他们说的是“一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反思”。正好今天进行了自我接纳的练习,联想到自我反思,是不是人人都需要自我反思,每个人的自我反思又是否以相同的方式呢?自我反思确实是进步中一个很有效且必要的方式,如果搭配“自我接纳”共同服用,效果更佳哦~
生活中,一些人可能并没有刻意地非暴力沟通,他们就以那样的方式生活着,关注自己的感受,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体恤自己所有的情感和感受,并包容自己。
这其实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只不过是我们把它忘了。在长久所受的教育中,我们学会了要用成绩、要用老师家长的肯定来评判自己的成就,来决定是否对自己满意。等到我们长大了,老师和家长变成了内在的自己和社会的标准,我们习惯一个声音来对自己说,你这么做太蠢了!怎么能这么笨!或者说你好棒,加油!这也许成为了我们追求成长最大的动力之一,让内在的自己满意,符合社会的需要,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
是啊,没错!
这也许是大家共同的期望,想做成一些事情,获得大家的认可,并给他人带来帮助,为团体做出贡献。
这是初衷,这是初心。
只是,如果是结果未尽如意,我们就不值得接纳了吗?换句话说,自我接纳是有条件的吗?
或者再换句话说,为啥要自我接纳,自我批评不行吗?如果自我批评能让我们进步,不就行了吗?人人都需要自我反思,而非自大自负。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为什么我还是那么痛苦?!为什么别人总是那么蠢?!都不懂得自我反思的吗?
所谓的自我接纳,包含了一层放下所有评判和分析,只是观察,观察自己的感受,体会自己的初心。 这里不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不是为了让自己快快地振作起来(当然这会是必然的结果,我可以向你保证),只是去体会身体的感受和情感,无论它们是怎样的,既不退缩,也不试图改变或分析。这过程也许是缓慢的,但一旦能充分地展开,当你看到所有的挣扎、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也许你觉它们都是徒劳的)的后面,是自己想要变好想要贡献的需要和希望,一种深深的感动会升起,感谢自己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这些,是外在的奖励和认可达不到的深刻的连结。
这里我突然想起来另一个说法,某人的做法只感动了自己,比如一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去爱ta的伴侣,可是却并不是伴侣所希望的方式,到头来,ta只是感动了自己。这种感动和上面说的有一些区别。当你真正能倾听自己的时候,我们倾听他人的能力一定能够提高,因为本质上,大家的底层需要相差无几,只是排序可能略有不同,有人更看重平静,有人更看重启发和冒险,但是在贡献集体,让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都更丰盛方面,我相信这是每一个人都渴望的。然后,大家对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或者标准或者想法不同而已,我们沟通的目的,就是看到对方的需要,以及了解对方认为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满足ta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我们相信,一定会有solution是可以同时满足大家的需要的。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世界运行的基础。
在这基础上,我们也许能意识到,那些“不反思”的人,也许只是没有用我们自己习惯的方式去反思,他们有自己的方式,或者是,他们正走在这条路上,苦苦地寻找自己的方式,正如我们自己一样。
补充两句
正文中说的那个内在声音说的话,并不是自我反思。我理解的自我反思,是好像朋友@八戒说的那样,理性地分析回顾自己的做法,找出可以改进的方向和方法。这如果放进非暴力沟通的四步骤里面(观察、感受、需要及提出请求),属于最后的提出请求的部分,在充分同理自己接纳自己之后,会有更多的精力放在事实本身,更好地关注目标,并可以不用期望给自己带来压力,目标只是让我们可以给自己提出更明确的请求,比如,下次再遇到有人说话让我很生气的时候,我可以离开现场或者转过身做三个深呼吸,并体会自己心跳加速眉头紧锁的感受,然后再决定如何回应,如果我还是想发火,我可以选择发火。
嗯,就酱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