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被满屏的“不合适”刷屏了!
刚才,我打开拉勾网看了一下,惊讶的发现有16个未读消息,我满怀着好奇点开它,映入我眼帘的是满屏幕的“不合适”(当然了,这跟我投的都是产品实习生应该有很大关系)。看来我似乎真的是低估了他们的要求了,或者说我真的是高看了他们对另一个维度的觉知程度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许就是上天告诉我,好好的潜下心来,去做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好了!毕竟,我现在在剧社很开心,做的都是我想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投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事业中(不是影视电影电视剧那种,而是直接面对观众的话剧)。
事情的变化就是这么的突如其来,一个星期之前,我还在思考着如何找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去做产品的实习生,几天之后,我已经投身在这家话剧社中,甚至已经开始把它当做自己的一部分了。这里的朋友很好,都是有着同样的热爱的人,都是有梦想有激情的人。在这里,有“家的”感觉,不像是以前在欧尚兼职保安的时候,纯粹是为了挣钱而贩卖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在这里,我可以做我最喜欢的事,投入我最宝贵的注意力和时间,这样的我,不论每天多累,心里都是暖的,回到家躺在床上,也是能微笑着入睡的,因为内心获得了平静,不再像之前那几个月,一直在为自己未来可以做什么而冥思苦想。
我想也许这就是有未来和无未来的人生之间的区别吧:没有未来的人生,要么总是会因为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而迷茫,要么就是会索性放弃思考就这样苟且下去。人生当然不能没有苟且,但也不能全是苟且,否则岂不是白白来人世间走那么一遭? 而有未来的人生,你是有一个目标的,并且是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的,这样你的人生会变的更有意义,自己在生活中也会更加充满动力,因为有了更高的追求,你不会去刻意的浪费时间,做一些没有任何意义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的事情。 在我看来这就是走夜路的时候,前方有灯和没灯的区别,前方有灯的人迟早会沿着大致正确的方向前进最终走到出口;而前方没灯的人只能在黑暗中四处乱撞,白白浪费着时间和精力。
这段时间,我开始思考自己和上一代人之间的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这几年和父母生活的时间里,这一不同开始不断的被放大,甚至好几次都造成了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在父母心里,很多可以用来提升生活质量的东西,都是可买可不买的,而所谓的可买可不买,在他们心中实际上就等价于不买。可能是因为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物质匮乏时期,他们的消费观念似乎永远被定格在了过去,家庭财富的积累关键在于节流,也就是说尽量的省吃俭用,甚至牺牲生活质量的去维护所谓的节俭的传统美德。
而这一切在我眼中开始慢慢的显得越来越刺眼,因为知道父母辛辛苦苦了半辈子,依然没有跑赢通货膨胀和房价,所以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充满了不安全感的。因为对于很多那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房子是安身立命之本,没有房子就能否定一个人一生的所有努力。但是就目前国内的房价的非理性暴涨来说,在大城市里买房真的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就一直压在父母的心头。尤其是传统观念下,父母一定要为成人的子女准备一些什么,例如女方要准备嫁妆之类的。再加上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人要求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有房子,无房不结的现象也让很多年轻人止步于婚姻殿堂之前。 虽然我个人曾经多次表示不需要他们为我准备房子之类的事情,但是还是很难解除他们心中的这个节。而这个节随着我来到北京北漂只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估计他们对于节流的固有观念只会越来越强。我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可能维持不了太久了。
而我的消费观念和父母这一代人是截然相反的。虽然我的资金水平并不富裕,但我一般情况下在“可买可不买”上,选择的却是买,当它确实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时候,我就认为这笔钱花的是值得的,尤其是当这笔钱是用来投资我自己的时候。因为我知道这笔钱会不断的在我身上产生复利,改变的过时的思想观念,让我学会如何让自己更有价值,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来,从而在未来产生难以预想的财富。所以在这些观念的支撑下,我是坚信我的未来会更好的。因为我是活在未来的人。
而有了这个坚信我就更加敢于在改善我的生活状态上付出更多的资源。因为当一个人把大部分的精力、时间和注意力都用在如何在生活中的小细节上节流的话,那么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和注意力去用来投资自己的未来。因为一个人每天的精力、时间和注意力存量是有限的,用在了这里就不会用在那里。而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你能更好的进行自我投资的基础。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要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每天都想着怎么省钱怎么节流,并且为了自己每次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的节流自得意满,那么他是不会进行有效的自我投资的,所以也永远看不到一个光明的未来。就像一句老话说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回想一下自己每天的精力、时间和注意力,有多少是用在了节流上?又有多少是用在了开源上?很多人可能会说,节流多么立竿见影,忍痛不买这个东西,就很直观的剩下了多少多少钱。可是你却不知道这些宝贵的精力、时间和注意力是可以用在多少能给你带来更多财富的地方!只不过这些财富不是立竿见影的出现,就否定它的存在,只能是无法做到坚持下来的人的借口。因为无法坚持,所以用这种说法来让自己心安理得,却不知道真正受害的人其实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