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日更第四天。
大有江郎才尽之感,无从下笔,唯有从今天比较特别的事情说起。
晚8点在QQ群听了一个理财励志分享,听后记录下重点:
现在很多人缺乏对自己深刻的认识。这里的认识不是指姓甚名谁,而是:
我喜欢做什么?
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复利效应吗?
所谓复利效应,指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个人的收入和个人品牌效应也会持续增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医生。 当人们选择医生时,年纪大、资格老的医生往往更受欢迎。
以今晚分享主角为例,她为自己的定位是:
喜欢做幼师,原因是因为小朋友的崇拜而特别有成就感。
擅长艺术类的课程,比如画画。
而教师的职业,相对来说复利效应也是比较明显的。
想清楚上面的三个问题,主角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幼师的工作同时,兼职教小朋友们课外画画。后来又增加了两份兼职工作。其结果是工资从2000+逐步上升到20000+,从一个啃老族蜕变成斜杠青年。
当然,想清楚方向固然重要,这其中主角也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
首先戒掉各种电视娱乐节目和无效的社交。
每天5点起床读书,午休的2.5小时只用半小时真正休息,其余时间用来安排兼职工作,而碎片时间则用来准备艺术课。
不成功的原因成千上万,成功的原因竟是惊人的类似,找准方向+坚持不懈的努力。
所以,我要好好思考我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