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6.12.30)
年初,我很喜欢当时盛行的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年末,我想扔了这句话,因为我对生活的理解彻底颠覆了:眼前的困顿,是苟且?还是诗?自己说了算,至于远方有没有解药,无人知晓。
分享一句话:世上没有通往幸福的路,幸福本身就是一条路。
关于“幸福”,曾经有两只困扰我的小怪兽:安全感,消极面。但在阅读和实践之后,我想赶在2017年的汽笛响起之前,将他俩彻底卸载,如果你也在为“幸福”纠结和犹豫,希望下文能给到你一些启示。
1. 安全感
安全感,称得上是贯穿我这一年的关键词之一,我多次和亲密的人们探讨它,从抱怨、失落、倾诉到反思、抉择、改变。
我有一个发现:当自己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很清楚自己缺乏安全感的原因,然而,不论是自我开导还是他者安慰,周而复始,它依然需要以较为刻意的方式去满足,向内或向外。有时,我不禁为此感到了疲惫。
你可能会不解:那么我该如何获得安全感呢?
我的回答是:它像个怪兽,折磨我,我始终无法实现终极意义上的胜利。所以,我选择放弃与它“一站到底”。不可思议吧?可能这一年自己断舍离,有些上瘾,连“安全感”都舍得扔弃。
我决定抛弃“安全感”,基于以下的思维演变过程:
“安全感”,来自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这一年中,不论是自己的前途、关系,我都刻意采取过一系列措施来试图维稳,满足上述定义所描述的心理需求。但结果真心很糟糕,直到年中,我记忆犹新,在那段遭遇焦虑侵袭的日子里,我接受了一位逻辑学教授的推荐,拿起了凯文·凯利的三部曲之一:《必然》,试图通过阅读来让自己的内心获得片刻宁静。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颠覆了我曾经对“预判”的执着。实无关预测,所行之道必然而然。作者对于科技发展、世界发展的轨迹和他所持有的态度都表达得非常中肯而富有力量。
“变化”是无法避免的,并且随着整个环境的变化速度不断提高,“稳定”和“安全”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稳定”不再意味着“安全”,这让我想起了今年读的另外一本书:《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作者尼古拉斯·塔勒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它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并且不确定性将越来越突出。让我们回忆一下过去的10年,不论是政治界还是金融界,黑天鹅的出现频率惊人,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即使自己不是主角,但也受到着影响。
大多数人都在普世观念的影响下追求着、维持着“稳定状态”,《反脆弱》中作者用许多案例分析了这种状态抵御黑天鹅的能力。这本书继《必然》之后,给我最大的启示在于:维稳是个黑洞,不确定性永存,与其规避风险,不如利用风险获益。
你可能又会不解:如果不追求安全感的满足,那我的内心岂不会空空如也?
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了今年的一个热门词汇“空心病”,它指的是现代人无聊、空虚、焦虑的精神病态。于此,我的对策是:以旧换新,将“安全感”换成“责任感”吧。
下面,举两个例子:
1)面对一份工作,如今很多人都会习惯仅仅用当下的“薪水”来作为一个满足安全感的关键要素。长远来想,这真的能让你获得进步和想要的生活状态吗?听到过很多人说:做一行,恨一行。如果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是这般,即使工资再高,你内心不觉得委屈吗?之前和两位挚友聊天,其中一位说:“我想一步一步进入**公司,为我国的投资市场作贡献。”我和另外一位听后不禁笑了,但我们都格外支持她,因为用一种责任感赋予工作的人,在我们的身边愈来愈少了,我坚信像她一样的人能最终真正笃定地收获自己想要的生活。
2)面对一段关系,很多人也曾包括我,用“安全感”来衡量对方是否适合自己,然后,围绕这个词儿兜兜转转,神神叨叨。“安全感”在一段关系中,它给我的感觉是不可推测,找不到答案,然而,对方的表现真的和安全感挂钩吗?其实,都在于自己的主观解释。
我个人认为:特别在意“安全感”就是一种“害怕失去”的心态。如果你变换思维方向,转而充实自己的责任感, 将“需要某事、某人来满足自己安全感”转变为“我有责任让大家变得更好”,如此不断实践,你会慢慢发现:自己不再害怕失去,并会更加勇敢地承担责任,“让生活变得更好”的责任。
我的结论是:世界万物运动不止,所有事物终将分崩离析,以变应变,不断更新,赋予自己责任感,承起生命。
2. 消极面
“消极”是幸福的一大凶手,它也是我的另一只小怪兽。消极面(分析事物的一个视角)到底该不该留在我的意识范围之内?这个问题让我付出了近10个月的探索,如果恰逢你也有相关的困扰,那么兴许以下内容能给到你些许帮助和启示。
2016年让我意识到了: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视角不尽相同,但它是可以基于你的主观意识,实现转换和改变的。
我的思维演变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接受高中教育期间,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恰恰也是那时候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对自己今后生活上、心理上,意义深远。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此基础上,他引导人们对待事物要辩证地去分析与解释。自那时起,我把“事物的正面和负面”纳入到了“对琐事和情绪的主观解释”中。通俗地来说,之于事物的发生,我会思考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然而,在接受商科类高等教育过程中,对风险这一负面性的强调,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之前的思路。我对事物的两面性,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之于“负面性”的关注度开始不断超越“正面性”。通俗的来说,我会更加关注事物的消极面:负面影响。例如,进行一项投资之前,我首先会关注到它的风险,因为收益的大小受制于风险的大小,且两者呈正相关。
上述视角的变化对我生活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工作上,我发现自己的热情不断消磨殆尽,抱怨也越来越多。心态上的变化很大缘于我看待事物的角度:轻视工作对自我能力提高的正面影响,过分关注工作的负面影响——打破生活规律、压缩自由支配时间、提前衰老的可能性。
即使专业不喜欢、不合适,考虑转型,我的态度一直以来也是畏缩的,因为,兼顾两面性之下,对于“改变”还是“不改变”,得到的推断是:前者的困难远远大于后者的安逸。面对风险,我心生怯意,而这对于“转型”来说意味着拖延,甚至是放弃。
2) 人际关系上,我发现,曾经与家人、朋友、恋人的相处中,自己对于回应的“主观解释”愈来愈偏向于消极。例如,母亲一天没有回复我的消息或电话,我会更多考虑到潜在风险:她会不会遇到了麻烦或意外?朋友、恋人给我的回复有些异常,我便会朝负面性的方向考虑:ta是否心情不快?或者,ta如果这么做的话,真是令人堪忧......
似乎,渐渐地,积极要素就被我排除在外了,而消极面被一再放大,直至让自己在关系中患得患失,裹足不前。
所以,生活中,我们频繁提到的、让人生厌的“负能量”,依我看,是执着于“消极式的主观解释”而产生的。
消极面——另外一只小怪兽,它让我生活得不幸福,“打怪”的情节再次上演。我得到的结论是:这只怪兽,只要存在,你就无法真正超越它,并且它活跃起来的惯性非常大。这基于《反脆弱》中相关内容带给我的启发。
首先,有必要解释一下“反脆弱”这个词,作者塔勒布给出的定义是:每一个事物都会从波动中得到利益或蒙受损失,脆弱性是指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反脆弱性则是指让自己避免这些损失,甚至从混乱和不确定中获利。
接着,作者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且产生共鸣:“知识分子往往关注的是随机性(脆弱性)带来的负面反应,而非正面反应(反脆弱性)。这不仅发生在心理学领域,它随处可见。”
之后,他便引入了哲学四大派别中的“斯葛多派”的相关理念:事物没有负面,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生都是馈赠。
下面,举两个例子:
1) 我非常注重“诚实守信”。曾经,与人相处中,对方食言了,我的情绪就会趋于消极。倘若采用塞涅卡的理念,那么对方食言了,对于我来说,是自愿选择相信对方,让往事随风吧;对方信守承诺了,对于我来说,是一份礼物和惊喜。
2) 一位读者表示,自己平日里易怒,别人的负面反馈经常会让自己感到崩溃。塞涅卡认为:生气就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情惩罚自己。我认为:生气表示自己无能,无能于管理情绪。所以,“消极”好比自己情绪文件夹中的一个加密文件,你完全可以通过尝试和练习来解锁它,随后丢入垃圾箱,减少内存的占用。
你可能猜到了,我再一次作出了“舍”的决定,放弃眼前这个小怪兽:消极面。
忽略实践的细节,我想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在选择扔弃“消极面”这一思维角度之后,我又联想到了自己在几年前随手分享转发过的一条佛学思想,大概意思是这样的:生命中,你所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有意义的,并非偶然,他们一定能带给你、教会你一些什么。喜欢你的人给你温暖,你喜欢的人教会你爱,不喜欢你的人让你成长,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包容。所以,生命值得你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我由衷希望自己能在2017年继续深入学习和努力实践,相信幸福属于积极主动的人。
最后,我对于这次主题“远方有没有解药,无人知晓“,给出的结论有以下四点:
1. 认知的颠覆与重塑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2. “舍”也是一种大智慧。
3. 所有涉及思维的改变都需要“刻意练习”。
4. “当下”比起“将来”更需要我们的悉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