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
当公司利益真正代表每个为他付出的个体的利益的时候,组织进化这件事才真正完成。所有事都是为这点服务的。
这是一个循环,如果要每个人都为公司出力,那就是需要让每个人都看得到出力是有正面价值的,精神层面说,公司的使命愿景自己理想的体现(三观和),这点通过使命愿景价值观可以筛选;物质层面说,付出是有回报的,激励制度需要奖励做贡献的人,形成良性循环。
二、制定过程
①谢绝自嗨,开启群智
,集思广益,做最大公约数。
使命:让更多的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
愿景:成为影响每一个中国人的童年品牌
价值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永不磨灭的好奇心
②细化拆解,言行一致
独立之人格:诚信(做对得起良心的产品和服务)担当(清正廉洁,不推卸责任)务实(做事专注,有优先级)
自由之思想:坦诚(言行坦荡,直言不讳,对事不对人)合作(积极帮助团队或者个人)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抓住机遇)突破(渴望成长,以终为始,每件事都争取做到超乎预期)
永不磨灭的好奇心:心存敬畏,不断学习,勇于尝试
③落地考核,形成闭环
业绩指标,价值指标
1.不是我觉得做到了就做到了,匿名打分,有反馈
2.希望营造企业文化
三、现有机构的分享
①之前的公司
属于朱一帆老师提到的自嗨,没有切实有效的方式去贯彻这一个很大的愿景。
简单说一下,老板的愿景是,用区块链重构美好的世界,然后就没有对应的价值观,也就无从细化拆解,更没法执行。结果是老板会很困扰,两个老板很忙,加班、出差,但是没有后续的人顶上去执行。
②刻意练习小组
个人理解和期待的刻意练习小组的核心使命是,让每个人都得到收获;
愿景是:成为自组织的线下认知升级、学习分享活动
价值观:积极、坚持、对认知抱有热情,愿意分享
要达到“让每个人得到收获”这个目的,最基本的是让每个人都好好准备,而进一步希望做到自组织,则是通过制度促进这个流程运转,去中心化。目前所有的规则都是为了督促大家好好准备服务的,其中:
报名、互相监督、提前投票选演讲者、评选最佳,是为了让大家积极准备内容,提高内容质量;
一句话总结、一句话提反馈要求,是为了帮大家建立逻辑、有重点、不啰嗦,提高演讲的质量;
主持人,能锻炼控场、引导的能力,并帮助大家形成开放交流的氛围;
自助录音录像、可见的倒计时,都希望让反馈变得更制度化。
事事有回应 | 琢磨每一个位置能收获的东西
③如果有一天自己成立公司
1.选择伙伴,气味合
合伙人的磨合需要时间,除了个人甚至带家庭,避免四同(同心协力、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
2.制定使命愿景价值观条件
战略是长出来的。项目发展到已经阶段,有一定的团队,基于现在有的,展望未来要做的,大家坐下来讨论规划一下,如果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还什么也没有,不能着急定。朱老师提到的是高管团队一起想到的,当出现vp的时候,大家应该有印象,出现VP应该已经是上百人规模了
3.大致的方向
使命:给真正掌握技术的遗珠发光发亮的机会
愿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健康生活、品质生活提供服务
4.后续
需要制定一系列反馈机制,形成闭环。通过反馈治未病。
还需要经得起考验,不断磨合,面对大是大非能下决断舍弃反价值观的内容,这个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