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天的时候,大家都会问:“怎么坚持每天更文和看书?是不是全职写作?”当我听到这个问题,我不急着回答,我会想“为什么要坚持每天更文和看书?是不是这两件事情对你来说很重要?还是说这两件事情别人都说很有必要,所以自己也很有必要做?为什么觉得做好这两件事情需要全职?是不是觉得它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你有没有经常觉得时间不够花,每当自己计划好今天要更文,工作回来,照顾家庭,处理好之后,发现根本没时间去写了,会自责会抱怨会恼火。
有没有找到出现这样恶性循环的原因?会不会是自己做事不够投入和专注?会不会面对这件事情,除了自责抱怨你找不到喜欢的动力?如果一直在这件事情上打击自己,会不会发现,每当面对这件事情,你就会有抵触心理?如果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做事情投入、享受过程的人对你来说特别重要。
你一定曾经投入地做过一件事——聊天、打机、购物,当你完全投入其中,你也许会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忘记长时间坐姿的背疼,忘记生活中其他一切事情……如果你经历过这种情况,你就有过心流的体验。
心流这个概念由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
他定义为:“对所做的事情全身心投入的感受,心流产生的时候,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
米哈里总结了“心流”的5个体验:
1、高度专注一直到结束
2、自我消失,忘记很多生理需求、也不在意他人评价
3、时间感停止
4、有控制全局的感觉
5、过程即回报
这不就是你逛淘宝的感觉吗——不眠不休,点击“放入购物车”的时候感觉掌控全局,看看就好,过程即回报。
看完会不会也有疑惑:为啥我淘宝就可以进入“心流状态”,写作就不可以呢?
人怎样才能进入心流?有三点: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以及技术与挑战的平衡。
设定能即时反馈的目标
清晰的目标和即时反馈相辅相成。没有清晰简单的目标,根本不可能有反馈——因为你不知道做到了没有。
大部分人和心流无缘,是因为他的目标充满形容词,而非名词。
比如健身,“每次尽力做”就是一个不清晰的目标,你大脑还需要在努力的时候反复思考“是不是尽力了?”,很难投入;但是设定到:“每组12次,组间休息30秒,实在做不到就放下”,就是个清晰能反馈的目标。
又如写作,如果设定为“把文章写好,让读者喜欢”,很容易写不下去——你写作的时候会持续的自我批评和思考,“这一句好不好?读者会怎么看?”,但其实读者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没法反馈。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过于否定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就会出现举棋不定,很多想法只是停留在脑子里,无法落实!
但如果是 “第一遍写,列出所有想法,大概4千字”,这个目标就很容易获得即时反馈。
我经常会告诉自己,“别想太多,尽管写!把想法变成行动”,其实意思也是—— “行动、完成它”,就是个能反馈的目标。
控制技能和难度比
容易驾驭的事容易无聊,眼高手低的事容易焦虑。但在焦虑和无聊之间,有一个神奇的空间,人在其中很容易进入专注状态,这就是心流通道。更加精确地说,当难度略高于技能5-10%的时候,最容易有心流。
找到心流通道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新事物,都会有这样的学习路径。
比如我第一次接触古筝。弹一首简单的“沧海一声笑”就很满足,很开心了;不过,时间长了,自己没有摸索到,没人教,一直处于瓶颈,就会觉得“有点无聊” 。
一旦过了新鲜期,一定要有人点拨,展现专业系统——教你东西,比如勾、托、抹、摇指、提弹 ,觉得“有意思!”但一旦真的尝试,马上觉得“好难、好虐心”,进入 焦虑区 。
然后你开始细分动作;耐心练习一段,慢慢心理踏实了“Hold住了!”你 又重回通道 。
几次进出焦虑、无聊区,你对于自己的心流通道就变得熟悉。你就能让自己持续保持在心流里,这个时候进步神速。别人夸你“有悟性”,你自己则感觉“迷上了”。天天练习,水平上升就很快。
为什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打磨这种你对于心流通道的感知。 很多人因为对于自己的观察不够,一辈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心流通道的存在,不是无聊就是焦虑,学习不可能有乐趣。
设计心流通道
每一件事情都会因为内容和难度的不同让你无法一时三刻掌控其中。你需要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找到心流。
你需要持续调整难度与挑战的关系。如果写作这件事情对你来说难度比较高的时候, 第一步不是动手做,而是学会寻找方法论,把大目标拆解到自己能控制、能自我反馈的小目标开始。
好的方法论一定是你自己就能即时评估和评价的。一万小时理论虽然不一定学术正确,但至少给希望成为专家的人一个楼梯入门,我100小时了,我500小时了。等你真到了7000小时,其实你已经充分理解真正高手的标准,无需这个楼梯了。
卓越的人做什么都非常投入,兴致勃勃,这不是外在适合的结果,而是内在主动构想合理性。适合对他们来说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