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复述:走安逸之道,大抵到不了目的地
个人体验:每次从地铁下来,如果在一个电梯和楼梯面前,你愿意走哪条路。我曾多次观察过,总是发现电梯上是水泄不通,而楼梯上的人却寥寥无几。许多人总是会走那条容易的路,那你呢?
是愿意走“捷径”,那条那些大多数人都会走的路;还是会选择那条“布满荆棘的路”。
看到这里的时候,想起刘润公众号里面的一篇文章《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提到我们要选择走难的路,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你才能走更远。
在许多客户初期接触我们的时候,特别是那些工作忙,但是已经因为体重附带了很多慢性病的客户,听到需要调整饮食,需要保持清淡饮食、可能还是需要结合运动的时候,就说自己做不到;还是想吃啥就吃啥,不想去改变,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却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是当被医生再次警告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时候就想起来求助专业人士了,可以这个阶段却要比刚开始更加难了;而那个一早就开始改变的人,已经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重新恢复健康了。
所以一开始做难的事情是很难,但是走到后面去你会发现其实事情变得很容易了。我们要学会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只有选择更难走的路,做更难的事情,才更有可能走得远,才更有可能看到更好的风光。
另外一旦你一开始已经选择了一条简单的路,怎么办呢?文章里面提到-找到宽门里的窄门,看见同行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的机会。即使红利消失了,你依旧能走得久,也走得远。
这个可以理解为,要走出一条独特的路,你要具备属于你的普遍性;比如成为一个最懂心理学的减肥营养师;比如成为一个最懂运动营养的减肥营养师。
“那些没人敢走的泥泞之路,行走虽然艰苦,却通向难以想象的光明灿烂的未来。”
以此共勉
行动指引:当我不想写卡的时候,想想这句话。不写卡、不进行输出的日子的确挺舒服的,不需要去思考什么,不需要面对过去和思考未来。
但是没有思考的时候,你在某个程度上就成了一个复读机,没有真正把书本上的信息,转化为属于你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