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晋江支流之一,贯穿家乡整个小镇,由上游的山溪村流经六都村、洪溪村,洪梅村,迂回来到下游的杜笙脚,一路汇聚成梅溪,为家乡的母亲河。
以往经过杜笙脚梅溪段,见到更多的是丛生的杂草,根本看不出那里有家乡母亲河流淌的足迹。听说近几年,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修桥筑堤,加装路灯,如今溪两岸旧貌换新颜,夜晚灯光如昼,已成为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百闻不如一见”。为了一睹变化后的风采,黄昏时分,约上一两同学,并肩散步梅溪。拐过杜笙脚没多远就来到新修的梅溪。远远望见蜿蜒的溪畔横贯碧野田间。河床宽阔,足有十来米。河床低处,清凌凌的溪水光可鉴人。河两岸主体部分用水泥浇筑而成,可谓坚不可摧。河岸上三四十厘米高的防护栏,为行人安全行走堤岸,平添了几分安全保障。
走了几百步,来到一座两层楼高的水闸。高大的水闸矗立在堤岸一侧,下面有三个庞大的水闸门,每个闸门约几十米,三四米宽。泄洪时,闸门一开,泄洪量肯定不小。没想到这里居然建有如此正规的水闸,我不禁赞叹。再近看,水闸上面写着“霞峰水闸”四个大字,在古朴的中国红外墙映衬下熠熠生辉。
边漫步溪畔,边细语交流。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新建的一座石桥前。石桥长约五十米,宽约十米,可容得下三四辆汽车并行。桥两侧洁白的大理石栏杆、栏板,让气派的石桥更壮观了。桥两侧也安装了柔和的照明灯,既给行人夜行提供方便,也让石桥增添了朦胧的美感。
暮色渐渐笼罩,几只老黄牛站立溪岸的影子渐渐拉近。它们有的低着头,似乎在贪恋青草的芳香:有的侧着耳,似乎在倾听淙淙的流水,又仿佛在回味着梅溪古老的传说……远处一排路灯早已接二连三亮起,星星点点,汇成灯的长河,为宁静的乡村增添了分城市气息。
移步观音寺,只见寺院顶上飞檐翘角,蓝色的彩灯闪烁其上。可惜寺门因时间已晚早已关闭,不能进寺观光。从寺院右侧台阶拾级而上观音广场。踩在鹅卵石铺砌的路面上,脚底就像装了按摩器,很是舒服。道路两面松柏耸立,幽静淡雅。
来到一座露天观音前,露天观音慈眉善目依稀可见。观音和广场大小约为灵应寺十分之一,可以说是灵应寺缩小版。广场旁有几样健身器材,给附近一带休闲健身的村民提供了便利。
站在广场上极目远眺,远处青山如黛,近处别墅若隐若现,万家灯火阑珊,家乡别样的风景在政府的引领下日新月异。
美丽的梅溪,家乡的母亲河。你以清澈的河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也温暖了了一群又一群散步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