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普遍广告只能获取「短暂注意力」,相对于有效的广告,则是能够打入用户「心理认知」,成为用户在未来选择上,会浮现出的「唯一」选项。
未来大品牌的出现,除非是出现颠覆行业的创新型领域,或是重新定义领域的新进品牌,不然绝大部分的品牌,都只能做到区域性的影响。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类正在经历从工业时代中心化的群体流量,转向部落化的分众流量池。
这种趋势的发展,已经不再着重于「大」,而在于「感」的转变,过往传统媒体在发送讯息时,触及到的人群非常密集。但随着各平台与社群的不断窜起,不经营Facebook、Instagram、line@、youtube、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平台,等于是不知道这里会有你的用户群。
也就是说,部落式的小群化,将是凝聚用户核心的特点,然而,在经历小群化的同时,能否在用户在如此分散的情况下,找到需要你,我们就需要反思几个问题:
1.不缺注意力的事件,往往备哪些要素?
2.阻碍品牌跨越的边界是什么?
3.什么是未来品牌社群化的发展脉络?
4.驱动小群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些问题的厘清,就是在不断思考,讯息传递的边界在哪里,当我们厘清有限的边界后,才能够在跨出边界迈向无界的游戏中。
01注意力为何快速流失,源自「稀缺感」的转变
做品牌时,最重要的是抓住用户的「注意力」,但总有人提说现在人注意力「稀缺」,导致任何内容呈现在用户面前,必须掌握关键的几秒钟。
然而,真正的问题并非是注意力稀缺,而是「稀缺感转向」。这种转向来自「消费升级」与「消费需求细分化」所导致。
所谓消费升级是随着用户的生活型态不见改善,过往追求的超乎期待的感受,逐渐变成满意或是基本。这种转变来自物质需求的多元化满足以及速度感,通过平台点选就出现相应的服务供给。如滴滴、uber叫车服务,来自「随需服务」的特性,让消费者的需求立即被满足。
另一个消费细分化,过往通过一款产品打大众市场,就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例如福特的t型车,创办人亨利福特还讲过:「人们可以买任何车子,只要是T型车。」
随着通用汽车推出各种汽车颜色,让汽车不再局限于黑色一种,开始有「选择」不同颜色的车款时,消费者需求就被激发出来。
随着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多样化产品成为各大企业抢夺市占的必然结果。这种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也就来自商业竞争下,所「创造」出来的新需求。
02稀缺感,从「追求品质」到「追求个人价值感」的转变
从「消费升级」与「消费需求细分化」的影响,让消费者拥有高度选择权,这时为了让消费者在选择上,更偏向自家的产品,于是「品牌」的意识就逐渐显现到大众的眼前。
因为有「品牌」来识别产品的「品质」,所以这时消费者的就容易以「品牌价值感」来做为参考依据,这种价值感则来自品牌曝光度,也就是品牌出现在用户眼前的次数。
当品牌有大量的时间在用户的眼前曝光时,这时就会逐渐相信品牌的产品拥有一定的品质。
对于高度开发国家里的90、00后这一代人,从出生到现在的生活,都处在一种「富裕」的生活型态,也就是要什么有什么,对于「匮乏」的感受反而没有经历过。
但这些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人,在物质层面的富足下,往往更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就是马斯洛需求层面的最高层级「自我实现」。
以至于从「品质」角度出发的品牌曝光,已经很难再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因为注意力的稀缺感已经转向,这种转向就是「个人的价值感」。
03如何体现出差异化的价值感
一旦理解稀缺感的转向后,这时广告的策略,就不再是大量投入,更需要方向的转变,这种方向是找满足个人价值感的社群里。
「小群」将是展现个体价值感认同最主要的来源,例如,你喜欢读书,就会加入同样喜好读书的社群,如果喜欢跑步,同样会加入这类型的群体,因为这些社群里,能够展现出「个人价值感」。
所以人们加入一个小群,不只是为了找到认同感,往往还是跟自己有关,即便是工作或身分上的需要,也会通过小群来形塑出你的人格模样。
这也意味着,在碎片化时代,只要抓住了个性化入口,就能够理解用户为何不出现在大群里,以往以大媒体策略,创造一个大社群平台,能够找出相似需求感的人,但却无法展现出自己的声音。
相对于小群,更能有效触及到群里面的人,而且是能够产生出强连结感的人群。此时的小群,只要发布的是什么,反而能够有效的触及到每个人的眼中。因为这些个性化社群里,就已经为我们筛选需要什么样的个人价值感。
04品牌定位的走向
综合下来就会了解,产品发展的核心特点,不再于定位下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只是找出不同点,更具体来说是「个人差异」,也就是「价值感差异化」
一旦厘清了消费者从注意力稀缺转向「个性化」稀缺,这时在品牌沟通上,就需要转向从「用户观点」来思考什么是个体价值感的来源。
这时代做出太过于大众化品牌,反而会缺少个性化,也就无法展现出个性上的高端形象,因为太大众化产品等于是在跟别人说,我跟你一样。
好比像苹果手机正最初推出时,并不是因为这品牌的大小,而是因为手机颠覆人么过往的印象,从按键式转向触控式。所以人们购买这不划时代手机,就是满足个人价值感的差异化。
也就是说,过往在「品牌定位」时,从「功能型」转向「个性化定位」这种转变,让品牌不再只是单一向的「我告诉你」,而是「我陪你」。这种陪伴不只是两条平行线,而是交织再一起共同影响的关系。
05「共创」个人化品牌的价值感
当品牌的主控权,被分散到认同的用户身上时,这些品牌就是「个人价值感」的来源。
所以现在品牌沟通的上,更需要回归真诚的人格,这样才能够展现出真诚性
这里所谓的「真诚」,更是偏向从产品、服务等一系列的体验流程中,感受到同样的真实感。
这就是「体验流程」所创造的口碑声量,经历过这趟流程的消费者,会在这趟体验中感受到或是收获到的,传递给相同个性价值感的小群里,以此带动相似的消费群成为你的粉丝。
以此来看,要想跨越非连续性的品牌定位,填补用户价值感的稀缺,就需要先从改善体验,这就牵涉到,未来品牌要壮大,就不再是走单一环节的给予,而是价值链的整合。
所以这个价值链,不再只是上下游的关系,而是上下线的体验感受,感觉这群体,是我要,并且能陪伴着我成长的品牌
回过头来看会发现,未来在品牌设计的思考上,更需要联合消费者来一起共创,因为品牌不再属于特定的人,而是与消费者共有,你与消费者之间如同共生关系,例如网红在分享时,会依据网友票选与回应来分享,这也就是一种共同创造的体验感。
最后品牌社群的发展边界,就不限于原本单向定义的品牌特征,而是随着用户与品牌间共同成长下,所产生出无限边界的品牌特性,这时的品牌影响力就会自然而然的生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