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小美好之七月回忆杀#
自从娃的“海拔”超过娘亲之后,娘亲渐渐渐渐地发现:娃跟娘亲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对话的字数越来越少;娃的一些举动,娘亲也越来越看不懂……不知如何是好的娘亲,不仅询问了娃爸而且还叨扰了熟识的男同事、朋友,结果,得到的最多的回答居然是:“管太多”。
很凑巧地,娘亲去听了一场讲座,讲座上专家告诫娘亲们:要习惯娃以后再不会像幼儿园时期那样,搂着娘亲的脖子,信誓旦旦地说要永远和娘亲在一起;要习惯娃以后再不会像小学时期那样,跟谁开了玩笑跟谁打了架,回家后统统说给娘亲听;要习惯听娃动不动就摔会上房门,说“我自己知道”、“我的事你别管”;要娘亲们学会优雅地闭上嘴巴和眼睛。。。
听完讲座,娘亲自认为无比准确地抓住了重点,并积极投入实践:比如趁娃不注意默默地走到娃旁边,趁其不备地拽住娃,说:“哎呀,好累,娘亲走不动了”;比如看娃看过的书,听娃喜欢听的歌,然后装作看不明白,听不懂的样子,缠着娃跟娘亲讲,娃一旦表现出不耐烦,娘亲就做出“怅然欲泣”状;一直到有天,娘亲的“偷袭”被娃识破,娃一脸无奈地说:“哪有娘亲像你这样?”娘亲恼羞成怒地怼娃:“要不然,你去换一个,怎样?”事后,娃爸把娘亲拉到一边批了一顿,让娘亲特别委屈,但还是意识到,从此开始要一步一步地接受娃的渐行渐远……
然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呈螺旋上升趋势发展,是曲折的……
学期末,娃有两门课要会考,基于娃学习的事都不用娘亲管的“五项基本原则”,娘亲乐得闲,顶多帮老师们扇扇风,说,这样的考试只有一次机会。考试前,娘亲开车送娃到学校,开始娘亲一直默念“沉默是金”,可能娃“最害怕空气突然安静”对娘亲说了一句他有点紧张,这下子,娘亲控制不住了,开始跟娃絮絮叨叨起来,什么要相信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啊,帮娃分析复习期间的模拟成绩啊,一直到说到实在没达标也没关系的,顶多未来一年再辛苦一点也能弥补……这一叨起来就叨到学校门口,也没注意娃有没在听。车停下来,娃说准备下车了,娘亲回头正准备再叨叨几句,突然感觉右脸颊一软,下意识地就用手捂住了它,待娘亲反应过来,娃已经走到车前窗两米远的地方,他神情自若地回头看了娘亲一眼,然后稳步走进了校门,娘亲依旧傻愣在驾驶座上,捂着脸……
记得娃刚上小学的时候,在院子里碰到一位邻居大姐,大家边走边聊天,不记得啥原因,邻居大姐特别语重心长地对娘亲说:“别盼望娃快快长大”,然而,望着娃走进校门的背影,娘亲心中涌出一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情绪:无论是否盼望,娃就这样自顾自地长得半大了,并且,那么的理所当然。
在紧张的会考前夕,之前对娘亲各种嫌弃的酷小伙子结结实实地在娘亲的脸颊上亲了一下,这样的事实,岂容忽视。回过神来的娘亲第一个念头就是:此事必须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以免将来,娃出于种种原因不认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