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你还好吗?
听说,每个人每月至少有三次想辞职不干的冲动。
都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你问大家对自己的工作感觉如何,我相信对自己现在工作很满意的应该不多。这其中,觉得自己入错行或者后悔进入这家公司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职业陷入沮丧乃至绝望之中。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通过工作过上物质有保障而且还能感到幸福快乐的工作呢?
斯坦福大学“人生实验室”的创始人比尔·博内特根据心理学及设计学的理论,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设计自己职业人生的方法论,具体包括“3个不要”和“5个思想”。
3个“功能性失调的信念”
人们常常会因为错误的信念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在工作问题上,最常见的错误信念有以下三种:
1、认为职业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爱好
许多成功人士一谈到职业规划时,通常都会提到一点:找到你的兴趣爱好,just follow your heart!
事实是,只有20%不到的人确定自己的爱好是什么,其他80%的人要么不知道或者有很多爱好。
所以,当你设计自己的职业人生时,如果你没有确切的爱好,不要等待爱好的出现再行动。
2、认为有“应该”过的人生
有些人总认为,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乃至自己的整个生活,都有“应该”有的样子。比如说他们年轻应该拼搏、中年要求稳定,又比如我这份工作就应该做成这样……然而,现实充满未知,每个人的机遇也不尽相同。
与其纠结“应有”的样子,不如分析清楚自己目前的状况,然后往前看就好。任何时候,都有可以过得更好的选择。
3、认为要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这是许多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但实际上,我们可能会因此受到限制。
因为我们的人生本来就像游戏一样,可以有很多副本,而且每个副本都可以同样精彩。所以,不用纠结什么是最好的自己,去做就行了。
5个步骤设计你的职业人生
1、串联你的职业和人生
为什么许多人会感觉工作没有意义?很可能是因为你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没有连接。
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去到一家总爱勾心斗角、站队陷害的公司,他很难找到工作的意义。因为,他的工作和他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相反,如果你的职业和你的人生观连接紧密时,你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意义感。比如,乔布斯的人生观是“活着就该改变世界”,所以他对于自己在苹果工作的工作充满热情,因为他的工作在帮助实现他的价值观。
我们可能没有像乔布斯那样远大的人生价值观,但如果你工作得非常心累乃至绝望,你需要思考下是不是你的工作违背了你的价值。
写下你的人生价值观或者人生目的,有助你思考自己要做什么工作。
2、接受“重力问题”
有些人会被一些问题卡住,但其实说到底,这些“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而是现实。
比如,大厂996的工作让一个程序员小明感到很难受,一直做不出来。这时候,需要思考下,这个是问题还是现实。
如果通过小明的努力可以解决,比如调岗乃至改变公司的制度,那这就是问题。如果不可以,那就是现实。现实,是无法改变的。
无法改变的现实问题,就像重力地存在一样,你只能接受。如果接受不了,那只能跳槽或者转行,再多的焦虑都没用。
3、想象你的“3个人生”
许多人没能走出现在的职业困境,是因为他已经被自己的经历固化住了,已经无法产生任何创新的、有价值的想法。
这时候,你可以尝试设想自己的“3个人生”。
1)按照目前的工作发展,我的未来是怎样?
我们对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多少有了解,可以大概预测到未来的生活。比如公务员、国企的生活相对稳定,收入增长你也可以预期。这时你就能想到自己未来的样子。
2)如果我的工作丢了,我会过得怎样?
这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AI时代的来临,许多行业都会被颠覆。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让我们保持一定的风险意识,为未来增添保障。
3)如果我财务自由了,会做什么?
这个问题,直接对应的是我们心底最大的渴望。如果没有了经济的限制,我想做什么?
可能是做探险家、旅游家、美食家、画家……当你回答了这个问题后,你可能会发现,有些事不一定要等有钱了才做,现在也能做一部分的,比如旅游和吃好吃的。
给自己“3个人生”的好处是,被固化的职业思维可能被激活,让你想到更多的可能性。
4、原型设计
所谓的原型设计,就是当你有想做的工作时,不要急着辞职,你可能先去看看这份工作实际是怎样的。
你可以有两种做法:
1)原型对话,找到已经在做你想要做的职业的人,和他们交流来更实际地了解这份工作。比如,你想做一个抖音直播博主,你就找到已经在做博主的人,更深入地了解这份工作的真实情况、
2)原型体验,直接兼职去做。经验和想象是不同的,只有经验才能带给你真实的了解。比如,你想做一个自媒体写手,就先写文章去投稿试试。
5、作出好的选择
要做出好的选择,包括4个步骤:
1)收集创造可选项
既然要做选择,肯定是先有选项。选项从哪里来?来自你日常冒出来的想法、来自你对现实情况的理解。
2)减少选项
过多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因为人们会有选择困难症。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只能处理5个选项,再多就选不好。
3)做出感性选择
心理学家指出,仅靠理性我们没法做出好的选择。我们对事情感受的一部分脑部区域,是跟理性区不相连的。也就是,当我们选择时总会有感性因素,不用因此怀疑自己的选择。
4)放下与前进
事实是,我们总免不了选错。但是,选错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这个错误选择,继续往前。
不要因为怕犯错就不选择,这只会让你错过更多的机会。
欢迎关注@阿肯船长
我们一起收获新知,实践改变。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给我点个赞吗?欢迎把好文章分享出去,一起了解代孕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