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在工作地过年,多年来第一次没有在老家过年。过年总习惯在爸妈身边,一起和家人准备年货,收拾家里,做美食,守候过年才是自然。过年最大的意义就是团圆,守候在一起,吃喝聊天,看电视才最幸福快乐。
一年又一年,过年总要吃好的,穿新衣,互相拜年问候,人人喜气洋洋。记得小时候的年味最浓,迫不及待得等着穿新衣,盼着过年,吃点好吃的。那时节人们也贫困,却对过年很重视。打扫房子和院子,蒸馍馍,炸豆腐,丸子,烧肉,去集市买各种吃的,穿的,用的。过年的气氛好,人们也乐于那样,互相拜年聊天,简单得打牌娱乐。人们的精神需求就是那样的单纯而快乐,一年到头,喜气过年来年才有盼头。过年也许是老百姓最好过的一天。

可是现在年味总是感觉淡了很多,或许是物质条件好了,人们对物质的渴求麻木呢。生活条件好了,精神需求却是空虚了。也许现在每天都在过着过年同样的日子,美食华服样样不缺,吃好的穿好的早已不是渴求。而放松娱乐早已多样化,看电影,旅游也成为过年新方式。似乎之前过年的传统方式早已式微,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而过年好像成为单纯的假期。休息聚会娱乐成为主基调,拜年串亲戚在减少。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人们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视频见面,聊天,疯狂娱乐。现在过年一块聚聚,也是每人拿手机低着头疯玩。短视频,搞笑段子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疯狂享受着这短暂的快感。而这低廉的快乐,现在使人上了瘾中了毒。如果说读书品茗是件陶冶情操的事,那么现在的娱乐就如奶头乐一般愚民而已。
尽管电视节目在努力渲染节日气氛,制造各种感动与情怀,可年味在变淡是不争的事实。年味在变淡,更多源于精神信仰的崩塌,活不出人生的意义呢。好像活得不快乐,过年也乏味。

其实现在中国人活着很累,为房子,孩子教育,父母看病养老,生活压力很大。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拼命赚钱,努力而艰辛的活着。可不管挣多少钱,生活总感觉没保障。也许挣钱成为不少人活着的意义吧,过年期间互相也都有意无意打听着别人挣多少钱,判断着别人到底有几分“成功”。
而似乎过年期间也最容易激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总结着一年的艰辛的生计。我想人们应该心怀希望,享受当前。也许过了年要远赴他乡,也许年后要面对各种各样生活的艰苦,可是过年期间我只想大家能够简单得道一声过年好,享受这短暂亲人团聚的日子。而在这除夕之夜,我也想给大家说一声过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