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遍泽桃李树,
硕果满挂琼瑶枝。
“春晖遍泽桃李树,硕果满挂琼瑶枝。”是老师的一份喜悦,一份快乐,一份责任,一种期许,亦是一种祝福。今年的九月十日是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值此之际,各大社交软件布满了对老师的歌颂和赞扬。
早上六点多刚起床,便看到了微信圈里一朋友发来的祝贺和祝福,显示时间为零点四十一分,朴实的语言瞬间燃烧起暖人的力量,使人一下心情就跳跃了起来!虽然时间很早,刚毕业的军官同学早已转载了厦门六中合唱团献给教师节的赞歌《夜空中最亮的星》,接着,一整天各种感念恩师的颂歌纷至沓来。小学至大学任教的同行们纷纷以图夹杂文字的方式分享那份收到学生祝福的喜悦,卡片,手工,文具,鲜花…还有一个同行,她的儿子今年刚读幼儿园,用稚嫩的笔和彩为教师妈妈精心制作了一支玫瑰花。
在公交站赶车的过程中就收到了两个学生家长的问候和祝福。上班的路上我脑海中一直缠绕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教师节要定在九月十日,每学年秋季的开始?是对老师新一学年工作的鼓励?还是鞭策和提醒?
教师节的前几天一个同行在社交软件上发出了一则消息,作为同行的自己自然是深有体会,再能理解不过了!由于自己家位于本市的另外一个区,距离学校较远,这位同事为了工作就在学校旁边的村里租了一间房,上下班步行也就五分钟。上半年临近暑假他患了结石,但是一直坚持也没请假,暑假和其他老师一起照常去外地出差培训,回来后就紧接着忙着张罗学校绿化和因学校扩招教室和办公室变动的整改和装修工作。七月份的月底第二天,我外出培训回来到学校办点事,到达学校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在电梯口看到他熟悉的背影,经过交谈得知,他正要出校门去附近餐馆去吃午饭,我上楼后等了十多分钟,后来他回来的时候带回两份大米,两份时蔬小炒和两瓶可乐,一份是自己的一份是工人的。在交谈的时候他边谈工作安排边往嘴里送着大米。
这个暑假过去了,经过绿化,校园的面貌焕然一新,新栽培的树木和花草早已复苏存活,到处青青绿绿,增添了许多生机。学校的办公区域有很大整改,教师办公室的变动和迁移使得工作环境也宽敞舒适了许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校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让人感叹不已!教师节前几天在办公室见到他时,他正在办公桌的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忙着材料整理。他的脸色比起往常有点蜡黄,我正要询问他怎么回事,汪校长告知我刘老师身上插了根管子。听到这个消息的刹那间我突然内心有点震撼又有些崩溃,敬业精神能如此,即使作为同行也是备受敬佩和鼓舞!他在社交软件发的那句感叹“教育是良心产事业”真是名至实归!
教师节的下午的课间,办公室几个老师谈论起教师节定在九月初的缘由,为什么教师节非要规定这一天?为什么感念师恩非要在这一天?感恩老师在平时不可以吗?感谢师恩真的在乎这些形式上的隆重吗?
记得今天六月初西平县某教师的辞职信,不大会儿功夫便成为舆论的焦点。这种现象不禁让人唏嘘和反思。在现代化的文明社会,曾有着几千年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文化哪里去了?“尊师重道”哪里去了?“严师出高徒”的代价让老师何以作为?如果“医患纠纷”的现象频频出现在教育领域,身负“传道授业解惑”为重任的教师怎敢尽职尽责为你家的孩子指路教导?
无独有偶,今年四月份的一天,午饭过后,正在教室里值班,手里批改着作业,边督导学生安静午休,突然手机上社交软件消息的铃声响起,打开看来,是自己任教的其中一个班的家长,这位妈妈,从头到尾就是指责的语气,她女儿是不会违反课堂纪律的,即使违反纪律老师也不应该让孩子站起来,理由是,孩子本来性格有点内向,又是个女生,站起来在同学面前会失了面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看到消息,我哭笑不得又满腹委屈。违不违反纪律老师看不到吗?如果不是违反纪律老师又怎会让孩子站起来?开学的第一天孩子们已经了解了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要求,如果违反纪律会被老师叫起来,只要孩子的注意力再次回归课堂,至少回答一个问题就可以回到座位上。我在信息中回复,小学阶段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将会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如果小小的批评接受不了,长久下去,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丧失抗压抗挫能力。若要做好教学,教师的教学态度要懂得悦纳,也要懂得适当地批评和指导。后来,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该家长都发来了微信语音,在交谈过程中,她表示了自己女儿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的喜悦和感谢。
刘老师的这则动态说出了大部分教师的心声,其实,教师节并不需要华丽的赞美和隆重的仪式,也不需要这样一个特别颂赞老师的日子。教师真正需要的是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这份理解和支持来自于家长,也来自于学生,能明白老师的工作和教师作为的初衷和用心。
最近读到刘胜峰老师的《做最好的新教师》中“研究与反思”这章,其中“盘点自己”这部分提到笔者当了四年老师后,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和社交商海圈朋友的影响,一度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动摇和质疑,在面对“继续做老师”和“转战商场”间举棋不定,最终他还是通过以下几点盘点了下自己:一是当教师找到了快乐;二是拥有成功的体验;三是自信在这个领域有天分;四是舍不得放弃现有的积累;五是做教育同样也能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在拜读刘老师的这本教育著作时,自己与笔者产生了很多共鸣,自己同样曾怀疑过自己做教师的正确性,也曾受骨感的现实和生活所迫,也曾质疑过自己做老师的天分。但是思想斗争的过程也和刘老师的经验有着极高的相似:享受每一个站在讲台上的当下和课堂上的成功体验,喜欢校园内的单纯环境,满足于课堂中为学生指点迷津的自我价值感和收获的快乐,不舍得现有累积的教学经验…
越来越多的人对教师这个职位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他们认为,教师这个职位很轻松,假期几乎占据了一年中的一半,体面又受人尊敬。上学期末毕业式结束,收拾完办公室天色已近暗下来,我和同事发起感叹,教师的假期其实是由无数个加班的夜晚和周末换来的。一年到头就寒假还有时间休息,平时备课,做课件,听课评课,上课,批改作业,当班主任,教研,开公开课,送课,出差,学习充电,写论文,做各种材料,学生提升成绩的各种压力,教师创新大赛,讲课大赛,辅导学生参赛,带学生参赛,评优评先,各种写述职做报告,家访等等,无数个加班的夜晚,就连周末也是很难心无旁骛地去休息。对于班主任这个“特殊物种”,当真是操碎了心,又当爹又当妈,只要是语数英学科的老师也无一幸免,或迟或早,总要举起这面大旗,独挡一面。教师跨年段教数几个班级以上又身兼班主任也是常有的事情。幸好校园的环境相对单纯,如果像商业职场那样,出现勾心斗角的话,那真的是会更让老师心累的。
这学期自己担任七个教学班的英语课,跨两个年级,也是大班教学,一周有四天都是连上四节课。每次最后一堂课下来,自己的嗓子已经说不出话。我羡慕坐在自己面前听课的孩子们,是他们一次次让我有种想要返回学生时代的想法。当了老师以后,越来越能感受到学生时代的自己是有多么的幸福,尽管那个时候,有做不完的作业,升学的负担,但是每天坐着听老师传授知识,学习新的东西,就是很开心。看着那些叛逆期的孩子们,我其实特别想和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当然,想要放弃的理由也很多,第一大问题就是现实经济的问题。社会舆论不断将教师工资提高的改革推向风尖,但是,现实是,教师工资仍然很低,如果一切顺遂还好,工资可以供自己平时的衣食住行开销,饿不死人,但是教师这一职业绝对不是一个挣钱的门道。还记得上大学时一个老师告诫我们说,“如果你们要想升官或发财,就不要做老师这行。”除此以外,还有最初期刚进入这个行业时,几经挫折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还好随着教学工作年限的增长和不断地摸索研究,自己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自信心和对教学的兴趣也随之建立起来。自己对于教学中获得的快乐和不舍得多年来累积的经验,成为我在教师岗位继续前行的动力。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是的,通常当我们做一件事做得快乐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兴趣,那么,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就都有了走下去的动力。本学期自己教七个班,开学的第一周,有个班的学生给班主任反映说不喜欢我,当时我并不知道学生对我的印象。第二周课结束以后,班主任就给我反映说,下课有七八个学生围上来说没想到赵老师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很是喜欢。听后我突然怔了一下――我真是三百六十度大转弯的人吗?不是!我清楚得记得,第二堂课开始正式讲课了,我确实没有在态度上有什么改变,而是学生和老师一样,在课堂上的时候获得了快乐!
其实,老师需要的并不多,能够得到多一份理解,来自家长,来自学生,来自学校,多一份配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让学生受益仅此而已。
放学的时候,离家还有几站地,车上的乘客只剩下四五个人,稀稀拉拉,我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打开一个英语阅读软件开始阅读。到了杏南中学一站,突然,蜂拥而至挤满了一整车学生,车厢内又突然没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我仿佛听到一个孩子朝我说话,我猛然抬头看到,一个胖胖的矮个子小男生好奇的眼神看着我说:“哇!你能看懂吗?”我答到:“看不懂为什么要看?”他说:“装懂呗!”哈哈,听了这个孩子的话,我笑了出来,问到:“你读几年级?我猜五年级吧?”经过交谈,我了解到,他们这群孩子是杏南中学的初一学生,他们是班里的学生代表,放学要去母校看望小学老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老师献上感恩和祝福!过了三四站地,到了杏北小学,车一下空了,看着孩子们下车的背影,心里油然升起暖暖的感动…脑海里再次浮现起我的我的恩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