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失恋第三天

说好了让自己忙,我做到了,但还是做不成大人。



提着别人的电脑,去了一家陌生的店,老板说才刚刚开了一个月。

找了个角落点了一杯水果茶,做着一直要做却许久未做的事。

空调代替了头顶嗡嗡作响的风扇,我不用再花时间去脑补如何掉下来的方式。

手指规律地敲着桌面,催眠着自己好像本应该就属于这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我害怕飞机会坠毁,却不害怕风扇会掉下来。我有恐高但是每年房顶的卫生还是我去打扫。

我想我并不是没有安全感,好像生来就是给全世界迫害。

世界没有心思去给破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灰尘的。

其实世界上哪有什么天真,有的只是懵懵懂懂和不懂为人处世的幼稚。

这个世界无所不存在利益,好好经营就能得到友情,好好设计就能包装出想要的人设。

很早之前我一直以为每个人都处在一条平衡线上,类似于得到一样东西有多高兴,那么失去它的时候就一定有多伤心。

后来发现其实每件事根本不能用量去衡量对错。

其实那样东西只是慢慢磨掉了外漆,老化了电池

那样自己得到的东西,一直伴随下去,这就是它的全部。

每个身边的人其实都在一个并不稳定的状态,随时都可能离开。

但能相守这一刻,便是值得珍惜。

这两句话,是张智霖在被问对婚姻看法时这样的回答。

是不是,为了不在自己年纪过百时忍受伴侣的死去,就放弃一世的陪伴?

或许事实是,过程,才是真正的结果吧。



旋转木马里面,他在,你也在,一圈又一圈,就够了。

如果真的距离永恒,没有那离开的不稳定性,真的没什么遗憾了吧。

有些东西不用去得到,外面的燥热和大道对于自己来说并不真的存在,因为自己触摸的只是阳光和慵懒的温暖罢了。

有一个对于爱情的描述很有趣。

击中,崩溃,疯狂,爱的燃烧,通过科学把爱情诠释成心理病,把失恋和戒毒挂钩,这些都无可厚非。

但爱情应有的样子,是两个人一起合作创作的艺术。

当它已经走到了尽头,作为该艺术的一部分角色也就结束了。

那个对爱情描述的老师对恋情渴望热烈,心痛,和戏剧性的轰轰烈烈。

她得到过了,但无论在这份轰烈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都随着这份艺术的完成而消失。

她在演讲台上很放松地分享对现在的自己来说,有趣的经历。

我以前觉得我初恋很了不起,我付出很多,低到尘埃里。

早已过去一年的时候,还以这个悲情角色和人设在餐厅里面对着几个人哭泣。

我接过老板递给我的纸巾,感受到他拍我的肩膀。

我喝了酒,我真的只是控制不住,我只是在几个好朋友面前觉得委屈。

后来得知初恋谈了恋爱,打算毕业就结婚。

我只是一个人在床上捂着被子擦眼泪。

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现在只是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结局。

那我呢

后来我知道,其实我的付出,早就化作狗啃的青春烟消云散。

得到了一段虐心的疯狂时光,这就是自己的爱情结束的样子。

那么,结束的已经结束了。

另一个人给了她拥护和关心的时候,我只是沉醉在自己的悲伤和委屈的角色中。

所以我没资格去作所谓的对比。

这个角色应该消失了。玻璃面具戴进真实生活中,也唤不回同样应该消失的另一个主角。

无论痛苦也好,付出过多少,活在过去的人,也只能拥有过去。

伤害,本来就是爱情的一部分。

又怎么算是亏待。

我不后悔曾经的开始,只是如果重来一次,我希望是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