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蜜读1115】 2019/01/03 星期四 荐书蜜友:书童珊珊
文:槽值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思维方式》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公式。在他看来,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甚至比拥有智商、体魄等其他能力更为重要。
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却还是不行?为什么有的人不聪明,却总能取得成功?许多情况下,处理事情的逻辑和方法,才是带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为了更好的开始,别再被自己的思维给坑了。了解以下六点,也许对打破你的固有思维,有所启发。
| 一、斯坦纳定理,正确的沟通法则是少说多听
心理学家Stainer提出,一个人在哪里说的越多,在哪里听到的就越少。古希腊有这样一则传说。
一位年轻人向苏格拉底求教,学习如何演讲。为了表现自己口才好,他半句未歇,讲了很多话。苏格拉底默默听完后对他说,「看来你需要缴纳两份学费。」年轻人不解,「您为什么要我交双份呢?」
苏格拉底解释:「因为我需要教你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如何闭嘴,第二件事才是如何开口演讲。」「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常会错失别人的建议。声音专家朱利安在TED演讲《五种令倾听更有效的方法》里谈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花60%的时间去听,但真正被接收的只有25%。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结婚时,他向妻子承诺每天听从她,像第一次一样。「现在 ,这是我每天功亏一篑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容易,专心听别人讲话却很难。
有研究表明,实际沟通过程中,只有20%的人能排开主客观干扰,做到倾听。而每一次认真听别人讲话,都是一次「韬光养晦」。
成功的沟通,往往靠的是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美国心理学家P·F·古德提出的这个定律,完美阐释了倾听的重要性。
| 二、忌鸵鸟综合征,不找借口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
没兴趣、做了也没用、我不懂……遇事总找客观因素推诿,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人问农夫:「你种麦子了吗?」 农夫回:「还没有,我担心天会下雨。」那人接着问:「那你种棉花了吗?」 农夫:「没有,我担心会有虫子吃棉花。」那人还问:「那你究竟种了什么呢?」 农夫:「我什么都没有种,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社会心理学解释,人总是在尝试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意图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找到推卸责任的解释,从而维护自己的自尊、或者减少自己的焦虑,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在潜意识中,每个人都认为自我的价值永远是正确的。而为了实现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人总是在自我说服、自我催眠——
「吸烟有害健康,怎么还不戒掉?」「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你为什么迟到了?」「因为我妈今天喊我起床比以前晚了。」就好比鸵鸟在遭遇危险,把头埋入沙坑,视线看不到,便自以为安全。
意大利经济学者VilfredoPareto,在观察10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时发现,任何一组事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总保持在20%的比例,剩下的80%则相对没那么重要。
出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只有20%的人会正确面对并主动承担。长此以往,如马太效应般,勇敢的人取得更多进步,推脱的人只能原地踏步。
这也是普通人与成功者最大的区别:面对问题,是从外界找原因还是自身找原因。一个让你置身事外的借口对你来说并不是好事,它会让你离客观越来越远。
| 三、反木桶理论,提升你的不可替代性
木桶理论曾在一段时期大行其道:它告诉人们,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短板。你的弱点,会决定你的高度。
但如今的社会分工下,面面俱到的人,往往会面面稀松。比起短板,真正能让你脱颖而出的,是你的特长。
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
现代管理学之父Peter Ferdinand Drucker通过「回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
由此他看到了专注优势领域的重要性,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写道: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应该尽量少把精力浪费在那些不能胜任的领域上,因为从无能到平庸,和从一流到卓越相比,人们需要付出多得多的努力。
与其在不擅长的领域痛苦挣扎,不如把自己的经历都放在优势的提升上。职场上说的「一专多能零缺陷」,也是一个人最好的能力策略。
将特长放大,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让自己在某个领域可以用「专业思维」解决问题,用边际价值定义自己,在竞争中会显得更出众。
| 四、善用5why分析,培养自己的好奇心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一位外国小哥制作了一段火柴人视频来阐述好奇的意义:好奇教会了我语言;
好奇带我去看狮子座流星雨;
好奇促使我尝试造一个尽可能高的塔,领我完成学业,学习微积分;好奇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掌握更多知识……好奇促使人解开很多很多门。
「好奇创造了前进的动力和乐趣,也让我们不断思考为什么去解决问题。」「5why分析法」是利用好奇心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5why——对一个问题点连续连问5个为什么,逐渐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
它的提出者曾在汽车问题中用这一理论:问题:我的汽车无法启动。
为什么?电池电量耗尽(第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交流发电机不能正常工作(第二个为什么)
为什么?交流发电机皮带断裂(第三个为什么)
为什么?交流发电机皮带远远超出了其使用寿命,从未更换过(第四个为什么)
为什么?我一直没有按照厂家推荐的保养计划对汽车进行过保养和维护(第五个为什么,根本原因)
工作中我们也可以试着使用5why分析解决问题:问题:我的工作没有完成
为什么?时间不够完成全部工作(第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工作时没有分清主次(第二个为什么)
为什么?对重要与否的判断有误(第三个为什么)
为什么?没有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第四个为什么)
为什么?没有进行认知更新(或其他原因)
实际运用中,还可以将次数扩展,直到找出根本原因。
| 五、拒绝拖延症,一只藏在大脑的猴子
常听到人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平时浪费时间,期限前通宵加班。期末论文从开学就布置了,等到学期过半还只有一个标题;
半年前参加的比赛,作品到截止时间最后一天才交;上个月派发的任务,不等到最后一刻绝不交差……这是大多数人被拖延症绑架的人生。
大多数人的论文进度表
拖延症,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不必要」,就是不理性的选择,而「自愿」意味着,很多人明知这是不良的习惯,也没法摆脱。
研究表明,网络时代拖延症成因中,56%的上班族和学生,会在学习或工作时受到干扰而转移注意力。换句话说,拖延症的人大多不是主动放弃的,而是自控力太差。
Tim Urban做过一个关于拖延症的演讲。他认为,拖延症患者的大脑,比正常人多出了一只名为「及时行乐」的猴子。
当大脑中理性按照计划做事情的时候,猴子会干扰正常的决策,因为猴子没有计划的概念,它只在乎「简单」和「快乐」。
但拖延,并不能使人快乐。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存在焦虑心理:即便行动上没有进展,心理上的紧张却难以消解。
法国心理学家Zeigarnik曾将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期间他干预一组受试者使他们无法完成任务。
结果,虽然两组在接受任务的时候都呈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未能完成组紧张感依然存在。
一边着急,一边怠慢。因此,克服拖延心理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焦虑。如何摆脱拖延症,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给自己设定小目标,做好任务清单。把需要做的任务细化为一个个小目标,最好加上短期反馈,这样一个巨大的项目就变得没那么枯燥。
二、远离诱惑源头,控制外部环境。对于新一代的人来说,适当远离手机也许就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
三、从易到难,更容易满足。一部电影里说,先剪左手指甲的人更喜欢先做简单的任务,也更容易得到快乐和满足。所以克服拖延症,也可以尝试从简单的任务做起。
| 六、断舍离思维,丢掉你不必要的包袱
经济学中,一个概念叫「机会成本」。资源、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完成一件事,就会丧失做其他事的机会。
比如考试前夕彻夜复习,会失去睡觉的机会,第二天变困。那么你的通宵复习,实际上是以良好的睡眠为成本。
最近一部很火的短片《健康,本该如此》中,就展示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数字:中国有7成白领有过劳死的危险、每年猝死人口超过55万、肠胃病患者超过1.2亿……这些数据正是许多人忽视了自己生活方式的机会成本:健康。
一天只有24小时,时间有限,而要做的事常常是无限的。这一矛盾下,树立优先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把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优先解决自己擅长的和必须做的。
2004年,被称为「蓝色巨人」的IBM公司,PC业务已经连年亏损,变成略显沉重的包袱,它的市场战略也与这项业务越走越远。
IBM公司面临一项重要决策:是继续拖着这个业务,还是舍弃掉不必要的包袱。最终它选择了后者,而公司的后续发展说明了这个决定的明智性。最近两年经常被提到的断舍离思维,说到底即是必要性思维。
它要求你做决策时,应该有一个快速做减法的过程。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累赘;脱离对物质的执念。
举个例子,假期回家,总想着带许多东西回去。结果书没看、衣服没穿,带回去的东西又原封不动地带回来。在职场上,也有可印证的理论——POA行动力,公式是这样的:
这意味着,在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目标聚焦程度越高,行动力也就越强。删繁就简,重点才能一目了然。有人说,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但一个思维方式的小小转变,也许就能影响到你的一生。
就像村上春树说: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距离跑者的思维方式。打破固有思维方式并不容易,但如果能够把抽象的思维方式具象化,一切就会简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