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专业训练成为一名科学家。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理论固然好,但是数据更重要。因此,作者希望大家把这本书看成一个实验。科学的自控法并不局限于实验室中。你可以把自己看成是真实世界中研究的主体,也应该这样做。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把我的话当成金科玉律。作者举出证据论证某个概念之后,会让大家在生活中测试这个概念。请收集你自己的数据,看看哪些是真的,哪些对你有用。
你会在每一章中看到两类作业,它们会帮你成为自控力专家。第一类作业作者称为“深入剖析”。那些提示会让你注意,某种概念是如何在你的生活中发生作用的。在你可以做出改变之前,你需要看清它的本质。
比如,会让你注意到,你什么时候最容易屈服于诱惑,饥饿会怎样影响你的支出情况。还会让你试着关注,你是如何和自己谈论意志力挑战的,包括你在拖拖拉拉的时候会对自己说什么,以及你如何判断自己的意志力是失效了还是成功了。
甚至会让你开展一些实地研究,比如观察零售商如何利用店铺的设计削弱你的自控力。其实在去消费的时候,尤其是饭馆,服装店,聪明的老板会把它设计得让你进去就有购买欲望。在做每一个作业时,试着带上观察者的眼光,没有偏见、保持好奇心,就像一名通过显微镜观察的科学家一样,期待发现有趣且有用的东西。
这不是让你在每次意志力薄弱的时候有自责的机会,或是让你抱怨现代社会和其中的所有诱惑。前者不会有机会发生,作者会针对后者提出解决方案。
很多人在做努力的时候,比如开饭馆,开服装店,或者不管你做什么,不研究心理学,你的效益会差。那些高手让你一进去就想消费。从学习自控力得角度来讲,面对这种情况,你就要抵抗诱惑。
你还会发现,每章都有一些“意志力实验”。这些策略基于科学研究或理论,能够切实提高你的自控力。你的意志力很快就能得到提升,以便迎接真实生活中的挑战。作者希望,你们对每个策略都持开放态度,即便是那些看起来违反直觉的策略。我班上的学生已经先行实验过这些策略,当然,并不是每个策略都适用于所有人,但是这些都是广受好评的方法。至于那些理论上听起来很好,实际中却不怎么管用的方法,放心吧,你不会在本书里看到它们的。
这些实验能够很好地破除陈规,帮助我们找到新方法来解决老问题。作者鼓励你们尝试不同的策略,收集你们自己的数据,看看哪一个对自己最有效。它们是实验,不是测试。所以,即便你决定和科学建议背道而驰,你也不用担心无法通过。和你的朋友、家人及同事分享你的策略吧,看看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有效的。你自己也会学到点东西。你可以通过你学到的东西来完善自己的自控力策略。
如果你想最充分地使用这本书,作者推荐大家选择某一个意志力挑战,以此来测试每一个书中提到的概念。我们都面临意志力挑战,有些是具有普遍性的。例如,由于我们的生理本能渴望糖类和脂肪,我们就需要克制自己对它们的欲望。要不然,光凭一个人就能养活一家面包店了。但是,我们的很多意志力挑战是独一无二的。你渴望的,很可能是其他人拒绝的。
你上瘾的,很可能是其他人觉得无聊的。你拖拖拉拉不去做的,很可能是其他人宁愿花钱去做的。无论是多么琐碎的事,这些挑战在我们身上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你对巧克力的渴望和烟民对香烟的渴望没有什么区别,和购物狂对花钱的渴望也没什么区别。你说服自己不去锻炼,和别人劝说自己不去看过期账单没什么区别,和别人把学习计划又拖了一晚上也没什么区别。
你的意志力挑战可能是你逃避的事(我们称为“我要做”的意志力挑战)或者你想改掉的习惯(“我不要”的意志力挑战),也可以是你愿意花更多精力去关注的重要生活目标(“我想要”的意志力挑战)——无论这个目标是改善健康、管理压力、磨炼家长技能还是拓展事业。集中注意力、拒绝诱惑、控制冲动、克服拖延是非常普遍的人性挑战,本书提供的策略会对你选择的目标有所帮助。当你读完这本书时,你会更加了解自己的意志力挑战,并拥有一套全新的自控策略。
就像作者讲的,你不管是对游戏上瘾还是什么,你都是可以解决的,越早越好,因为它对你的人生极为重要。
思涵老师的故事,有关吸烟,在思涵老师那个年代中学的时候就用树枝当烟抽。从此,大多数同学都变成了烟鬼。思涵老师创业的时候,导师告诉思涵老师要想成功,就要提高自己的意志力。那怎么样才能做到呢?要去找你认为最难战胜的东西去战胜。如果你战胜了,你就必然会成功,你的人生是不一样的。
和身边的人讨论什么事情最难,大家都一致认为不抽烟最难。那个年代你不抽烟是很难办事情的,做生意更是这样。从那天开始,思涵老师就用不抽烟做为衡量自己意志力的标准。当时就告诉年轻的朋友:“烟跟我没关。”大家都觉得不可能,思涵老师说:“如果我抽烟了,就宣告我这辈子完了。”结果思涵老师真的不抽烟。有人结婚的时候思涵老师也不抽,为了大家面子会拿过来点上,但是不抽。
大家就开始设计,在吃饭,玩游戏的时候都会说:“你不抽烟哪是男人啊,太抠了,眼都舍不得买,找不到对象。”从那时候快开始,思涵老师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当时是内向的,变得逻辑能力越来越强,辩论力越来越强,因为每次都要跟他们讲为什么不抽烟是男子汉。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反而让她们爱上了思涵老师。自控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一个男人,发酒疯,打游戏上瘾,哪个女人会愿意跟你。反过来,一个女人,如果你懒得掉渣,哪个人愿意跟你。自控力训练之后,任何人都不会抑郁,焦虑跟你无关。
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让读者看完书后像上了我 10 周的课程一样。本书分为 10 章,每章都讲述了一个中心概念和它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将它应用到你的目标上。所有的概念和策略都是环环相扣的,你在前一章中做的事都是在为下一章做准备。
虽然你可以花一个周末的时间读完整本书,但作者还是希望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这些策略。在读的过程中要深入,真正掌握书中的内容,否则走马观花没有意义。作者班上的学生会花一整周的时间,观察每个想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他们每周尝试一种新的自控力策略,并在下一周上课的时候反馈给我哪个效果最好。
如果你计划用这本书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比如减肥或者控制财务状况,我推荐你采用相同的方法。给你自己充足的时间来尝试这些实际的策略,并进行反思。从每章挑选一个策略,选和你的挑战最相关的一个,而不是一次尝试 10 种策略。
无论何时,只要你想做出改变或者
成目标,就可以利用这本书的“10 周课程结构”,就像作者的一些学生会上好几遍这门课一样,他们每次都会关注一种不同的意志力挑战。但是,如果你的首要目标是舒舒服服地看完这本书,你就不用总是进行反思或锻炼了。不过,你可以在最吸引你的地方做上标记。这样,当你准备付诸实践的时候,你就可以回头看看你的笔记。
这是你的第一份作业:挑选一个挑战,带进我们的意志力科学之旅。随后,我们会一起进入第一章,做个时空之旅,看看意志力到底从何而来,以及我们如何获得更多的意志力。
如果你还没有做决定,是时候选一个你最可能用书中的概念和策略应对的意志力挑战了。以下问题能帮你找出合适的挑战:
*“我要做”意志力挑战:有没有什么事是你想多做一些的,或是停止拖延的,因为你知道这样做能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比如:我要早晨坚持每天共读,那是你想做到的一个挑战。
*“我不要”意志力挑战:你生活中最“顽固”的习惯是什么?有什么是你想放弃,或者想少做一点的,因为它妨害了你的健康,比如吸烟、幸福甚至成功?比如游戏。
*“我想要”意志力挑战:你最想集中精力完成哪一项重要的长远目标?哪种当下的“渴望”最有可能分散你的注意力、诱惑你远离自己的目标?我们往往设定了目标之后都有一些临时性的诱惑,你就会远离你的目标。有的人做了人生规划就是不能执行,就是你自控力的问题。
01 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 什么是意志力?为什么意志力至关重要?
如果叫你说出一件最需要意志力的事,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大的考验莫过于抵制诱惑,抵制来自甜甜圈、香烟、清仓大甩卖或是一夜情的诱惑。人们嘴里说“我毫无意志力”,通常是指“当我的嘴巴、肚子、心里或是全身上下都想要的时候,我没法‘说不’”。没错,这就是“我不要”的力量。
“说不”属于意志力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毕竟,“说不”是全世界的拖延症患者和宅男宅女最喜欢的两个字。实际上,对于你打算拖到明天或是下辈子再做的事,你得学着“说要”。就算你心里再焦虑不安,就算电视节目,就算烟,就算酒再魅力难挡,意志力都会逼着你“今日事今日毕”。
电视剧太好了,导演就一集一集给你设计好了,一到一集的末尾都让你受不了,接着看下一集,很多人抵制不了诱惑,可以通宵的把电视剧看完,看完之后又会觉得很沮丧,结局也不咋样,突然就结束了。思涵老师就不会这样做,因为早晨思涵老师要准时讲书,再吸引人的电视剧也影响不了思涵老师。强制自己做某件事,它才不会影响你。
比如你的总结必须今晚写完,如果不写完,那就要罚款1000元,那即使电视剧再吸引人你也得去写。这些都是诱惑。即使你并非心甘情愿,它也会逼你完成必须做的事。这就是“我要做”的力量。人生规划做了之后就要认真执行,逼着自己去组,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的两种表现,但它们不是意志力的全部。要想在需要“说不”时“说不”,在需要“说好”时“说好”,你还得有第三种力量:那就是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没准会说,我真正想要的是巧克力蛋糕,是再喝一杯酒,是好好休个假。但当你面对诱惑和拖延症时,你得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变得苗条、升职加薪、不要欠债、家庭美满、远离监狱。只有想到这些,才能遏制你的一时冲动。想要做到自控,你就得在关键时刻明确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
如果一件事情会让你丧失未来,丧失朋友,但是你有长远的目标,规划,那么你就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比如说你想修建管道,但是你做不了认真参加三会,电视剧真的诱惑着你,那这时候你就明白你的管道永远建不起来。“我要做”你明白了,你就知道了你不要什么。这就是人生规划的重要性。思涵老师整体的人生规划,很多事情是思涵老师不敢做的。一旦做了,丧失了所有人对你的信任。你也就不会做了。最终的结果就是你想要的得不到了,你也就不会做了。
我们为什么会有意志力?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吧。10 万年前,你是个处于进化链顶端的智人,拥有一般动物不具备的拇指、能够直立的脊椎和可以发声的舌骨。你当时已经能相当熟练地生火了,还会制造锋利的石器,用来给水牛和河马开膛破肚。
仅仅在几代人之前,人类的生活还相当简单,只需要寻找晚餐、繁衍生息和避开食人鳄就够了。智人只有互助才能求生,因此部落里人们关系密切,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别惹火其他人”。部落里人们相互合作、共享资源,因此你做事不能随心所欲。你要是偷了别人的水牛肉或抢了别人的配偶,就可能被逐出部落或被杀掉。
况且,如果你生病或者受伤了,没法出门打猎或采野果,你也需要来自部落的照顾。在石器时代,交朋友和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和今天没什么不同:邻居需要遮风挡雨的地方时,你不妨帮他一把;别人缺吃少穿的时候,你不妨分他一点;而且千万不要对别人说“那件衣服让你好显胖”。换句话来说,我们多少得有点自控力。
能否做出正确的抉择,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更影响部落的存亡。你得选择和谁打仗、和谁婚配。如果你幸运地找到了一个伴儿,还得想着天长地久。现代人同样容易惹麻烦,因为人类还是像十万年前一样好吃、好色、好杀戮。
这不过是对意志力的基本要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越来越需要自控力。为了适应环境、与人合作、维持关系,人脑很早就学会了自控。现代人的大脑就是为了适应各种需求而进化出来的。只有大脑紧跟时代的脚步,我们才能拥有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抑制冲动的能力,它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
为什么直到今天,意志力仍然很重要?
让我们回到现代社会来看看。意志力不但区分了人和动物,也区分了每一个人。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有些人的意志力更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的人,都会活得更幸福。
他们的生活更快乐,身体更健康,人际关系更和谐,恋情更长久,收入更高,事业也更成功。他们能更好地应对压力、解决冲突、战胜逆境,活得也更长。顽强的意志力是一个人最突出的优点。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于拿高分,比个人魅力更有助于领导别人,比同理心更有助于维持婚姻幸福。高考的时候你看到别人做完了离开了,有的人就说开始紧张了,但是时间还远远不到呢,说明你不专注,你缺少自控力。
(没错,维持婚姻的秘诀就在于学会闭嘴,别挑剔,别损对方。)如果你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那就从意志力入手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人脑,看看我们研究的是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