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了。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新年,在这些日子里,我们有吃有喝有新衣穿,我们舞龙灯逛庙会,贴春联剪窗花,赏大戏看晚会,变着花样玩与乐。长长的假日里,我们放下一切重负,把脑子倒空,只留下愉悦与欢乐,人人脸上都挂着喜洋洋的笑意。
这可真是一个轻松闲适的节日呢,极尽享乐之能事。
但是等等,难道就没有什么缺憾吗?
嗯,还真是。你不觉得春节少了明媚的阳光与和暖的轻风吗?如果在融融暖意中去玩去乐岂不是更惬意?记得小时候就曾想,如果夏天过春节,就可以穿花裙子了。
是的,春节很冷。春节的日期游走在每年的一至二月份,但即使是在二月立春过后,大部分地方仍是气象学上的冬天。
而看看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新年:印度是每年的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泰国的新年是公历每年4月13日到16日;而埃及的新年在秋天。
都是舒适温暖的日子。
可是我们中国古时候制定历法的人们,何以会将新年定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呢?
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就是一年,在这个闭合的轨道上,任何一个点都是一个起止点,都可以是新的一年开始。譬如每个人的生日,就恰好落在了这轨道的某个点上,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新年。
如此说来,难道不可以将新年定在一个有阳光与暖风的日子?
不过,仔细考察一下,便可发现,其实新年的制定并不能随心所欲。
不用去探讨更早时候蒙昧时代的人们对时间的逐渐感悟,我们可以这样看看:
在我们这样一个背靠大陆,濒临大洋的国度,尤其在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我们的祖先,远古时候农耕社会的人们,他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生存全仰赖上天,春种一粒黍,秋收万颗子,阳光下,田野由青葱变得金黄,那里一直都有人们躬身劳作的身影。但是接下来,寒风起,冬天到了,万物偃旗息鼓,一派萧索,这样,劳碌了春夏秋三季后,便有了闲散的冬季。然而四季在轮回,冬天之后一定是春天,新的忙碌新的收获又将来临...
于是,新一年的开端,一个承前启后的日子,很自然的,就落在了冬季。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新年,一个寒冷的日子里的新年。
无可选择,但却是顺应自然的选择。
再去看看前面所说的那些国家的新年,也会是一种顺应自然的选择吧。
人类的早年比今人对自然更有一份敬畏与遂顺。
新年的日子被定下来了,而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会做些什么呢?
靠天吃饭的人们,每一步都走得艰辛,他们一定会祭天,为的是来年风调雨顺;又一定会祭祖,为的是感谢祖先在天之灵年年岁岁的庇佑;而辛勤劳作一年,有了收获,今后一段日子,当是衣食无忧,所以人们又一定会好好庆贺一番。农耕时代,几乎所有的人在冬季里都有了闲暇,有粮有闲,我们的祖先,又达观开朗,于是丰富多彩轻松快乐就产生于寒冷的日子。
今天的我们,走进了科学时代,走进了工业化信息化时代,我们人类的生存技能有了极大的提高,对自然的依赖似乎少了许多,就是农耕劳作,依靠科学,也少了许多自然的束缚。于是我们不再盲目地拜天祭祖,而团圆、休闲、游乐便成了新年的主题。
但是,我们是不是过分耽于享乐了?现在的春节,已经变成一个物化的节日。须知,生存的危机,发展的不确定性,会伴随人类永远存在,我们怎可以高枕无忧?
而回顾过往的千秋岁月,我们可知:
春节---我们中华民族的新年,它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它隆重而丰盛,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从祖先那里得到的启示是,要懂得知恩感恩,要学会放下沉重的负担而轻松面对新的机遇。
冬天里的春节每年都会如期到来,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子孙孙,总会在其中感悟许许多多,我们中华文明将会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