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也是学富五车的青年才俊,古代文人墨客的著名诗词信手拈来,朗朗上口,念到有感而发时还会摇头晃脑,直抒胸臆,煞是回事。而今,我们终日奔忙,疲于奔命。诗歌,成了奢侈的代名词,活在了永远的憧憬中。当年那个文艺的小青年只存在照片中,如今镜子里的自己,圆头圆脑圆肚腩,满口人生哲理努力奋斗,说的都是给别人听,离不开的永远是钱。
这样的自己,心灵干涸荒漠,思想麻木僵硬,这一点都不是我们原来想要长成的样子。
有一次在公司做培训,课间休息时一位男同学突然发出感叹,“我儿时梦想是长大后想成为一名诗人,但现在我成了一位每天只知用电脑与人沟通的木纳的人。咳!”他长叹一声,意味深长。全班学生顿时哄堂大笑,我听了却哑然失笑,心里“咯噔”一响,很不是滋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件事。记得中学时我还被学校选送参加市里中学生诗歌朗诵比赛,不负众望捧了个金杯回来,现在还保存在学校的陈列室里,引来了多少学弟学妹们羡慕的眼光和老师的啧啧称赞。大学时,每年的校文化艺术节总活跃着我的身影,“才女”,“女诗人”几乎成了我的曾用名。但现在我收集的诗集早已不知所踪,书柜里的文学书不知何时已被“成功”系列的励志书所代替,生活越过越焦虑,内心越来越惶恐,自己仿佛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不!生活不该是这样的!不该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远方,往往不能说走就走,但诗,可以有,立马就可以有!
网上下载了喜欢的读诗APP,我开始了崭新的诗意生活。每日听着推送里富有磁性的声音,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读了起来,并下载了抒情的配乐,把它们一一录了下来,偷闲欣赏。就这样,诗歌悄悄地驻进了我的心田。宋代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充满生机之美的春天;唐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描绘出了繁盛之美的夏天;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令人遐想秋的寂寥之美;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的却是冬天的宁静之美。还有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体现的却是波澜壮阔之美;王观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却是一种清丽婉约之美;而读韦应物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时,完全被这种闲淡幽静之美所深深吸引。还有《诗经》里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这种对爱情的锲而不舍,直接超越了当代的中国式相亲,而当你读懂了其中的寓意,你就再也不会因为明星们的分分合合,时而相信爱情时而又不相信爱情了。还有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简直就是离家多年后的我们重返故乡时的写照,故乡已成他乡,唯有无尽离愁。还有教会我们要有正气和傲骨的刘禹锡的《陋室铭》,激励我们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的李白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的内心永远澎湃着家国情怀。当然还有叶芝的《当你老了》,虽然是首爱情诗,但也让我们懂得了开始留心身边始终爱我们的人——父母,还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特别是前段时间的《中国诗词大会》,其受欢迎的程度就可见人们对诗意生活有多向往。
诗读得多了,心灵就丰富了。日子不再是苍白无力的单一色调,而是变成了灵动的音符,撞击着你的内心,喜悦迸发在脸上。读诗,这份献给心灵的的有声礼物,它让你远离抱怨,善感专注,心灵日渐强大,让你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重新定义自己的未来。试问,如此,人生何事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