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逢邀索旧章,笔枯砚冷对空笺。
慈颜别去卅载久,村头孤冢伴野烟。
笑语音容浑如昨,历历深镌未曾迁。
一生劬苦未曾闲,戴月披星年复年。
千灯补缀儿时袄,百事操持陋室间。
睦邻宽厚人皆敬,末许龃龉在眼前。
偶得珍肴先奉客,清斋自守默无言。
最忆阖家围案时,羹汤肴馔盘中传。
灶侧孑身何曾坐?待看儿女尽欢颜。
残羹冷炙聊充腹,笑掩饥肠道已便。
贫寒未觉生涯苦,母子相依暖寒天。
家计虽艰炊未断,慈亲水饺味长鲜。
岁暮尤增慈母劳,洗涮烹蒸备新年。
笑看稚子燃爆竹,累折腰身亦粲然。
敝衣经手焕然新,粗茶淡饭阖家安。
昔年地薄蔬果匮,秋深分粟夜末阑。
割肤霜刃透骨风,薄衫难御五更寒。
粟归陋室天将晓,衾薄如冰裹瘦肩。
呵手蜷躯曦色近,新劳复始未曾闲。
揉睛强起理晨爨,家口繁多力难全。
巨釜玄沉挪似鼎,孱躯谁信可擎天!
弱质缘何生此力?为母则刚心自坚。
五十出头积劳瘁,孤坟寂寂卧村边。
每返故里坟前跪,絮语低回诉永牵。
半生负石攀云处,茧手羸骨铁肩担。
更念寒宵擎釜影,母志如磐力拔山。
未享清福身先去,却遗硬骨与儿男。
冢上荣枯几度易,思怀无尽泪潸潸。
今为父祖三十载,未唤娘亲喉已酸。
待得气力衰耗尽,归卧黄土傍亲眠。
泉壤或通应可闻,一声娘亲聚何难?!
附:
《我的母亲》(网文原文)
今天我巧遇拍短视频采访,还需要抓题。因为我是这群工友 中唯一上过高中的,两个女孩子就选中了我,我有幸抓到了“我 的母亲”这个标题,重温母亲的回忆,让我思绪万千。
母亲走了三十多年了,就埋在村头的老坟地里,她的模样, 她的一举一动,就跟在眼前似的。母亲啊, 一辈子就没闲过,天 不亮就起,摸着黑才歇。家里家外操不完的心,穿的永远是洗得 发白补了又补的衣裳。她心善能容人,跟邻里没红过脸,有啥好东西总先紧着别人。
最让我忘不了的是吃饭,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母亲从来不 上桌,她就在灶台边忙活。等我们都吃完了,他才瞅瞅锅里,剩 下了,就扒拉两口,要是没剩,她就不吃了,说不饿。那会儿日 子都紧巴,穷富都差不了多少,可人心热乎,讲情义,母亲就是那最厚道的一 个。她包的饺子那叫一个香,是穷日子里最盼的念想。过年是她最累的时候,洗洗涮涮,准备年饭,累得腰都直不 起来,可脸上总挂着笑看着我,我们放炮仗那股高兴劲儿,她比我们还乐呵。再破的衣裳,经她的手也给我们拾掇得干干净净。
那时候还是集体,一年四季都出不到一点新鲜菜,到秋天就 要分口粮,白天打下谷子,晚上分给每家每户,这一分就是一个 大晚上。农村的秋天还是一个很冷的秋天,母亲身上穿的很薄。 粮食分到家以后,母亲这一晚上冻得受不了,她那薄薄的被子围在身上一会儿,天就亮了。母亲一天的辛劳又开始了。
她揉揉眼,又得爬起来给一大家子弄吃的。家里人多,那口 烧柴火的大铁锅死沉死沉,端上端下,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力气 活。现在想想,母亲那瘦小的身子,哪来那么大劲儿。
母亲走的时候才五十出头,是累病的,如今她的坟就在村边 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包。每次回村,我总要去那站站跟她说说话。 我在城里干了大半辈子苦力,扛水泥、扎钢筋、爬脚手架,手上 肩上全是老茧,累是真累,可想想母亲当年端那口大铁锅的劲儿, 想想他冻得发抖还咬牙撑到天亮的样子,我这力气就又上来了。 母亲没享过福,可她教会我的就是这骨子里的硬气和对家的担当。 我得把您撑起来的这个家接着撑下去,撑稳当。坟头上的草青了 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样,一年年总也断不了。
我已经当了爸爸,也已经当了爷爷,但我已经三十多年没叫 过妈妈了。我想着等哪天我扛不动水泥了,就回村里挨着那堆土 躺下,没准那时候我再叫妈妈,她就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