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服装厂打工的生活
护校毕业后,在家里等了半年左右的工作安排没有结果,父母不放心我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安排我跟着一个亲戚去苏州一家私人的服装厂打杂。
那个年代,村里出来的女孩子基本上都在服装厂打工,工作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8.9点左右,碰上赶货的,下班时间便没有了准。没有固定的休息日,没有加班费,但收入微薄,好在包吃包住,除了上班几乎没有其它的娱乐,唯一开心的便是难得的下个早班和偶尔的休息日。
工厂更像一个作坊,在观前街一个居民区里的一套房子里,仓库,车间,厕所厨房全部挤在一起。老板夫妇是苏州本地人,辞职下海经商,老板娘胖胖的,和和气气的,只是偶尔过来转转,不管厂里的任何事,老板也像个机关里的工作人员。
工厂主要制作堂装,量不大,但一套价格不便宜。我当时在里面负责给裁剪师傅拉拉布料,协助他裁剪,以及检查和打包成品衣服。那时候的人相对淳朴,大家看着我刚毕业,工作上对我很是照顾,老板也时常开玩笑,说我像他儿子一样的年纪。
负责做饭的是老板的哥哥,一位和蔼的老人,说我像他女儿一样的年纪,对我也很照顾。这份工作是真的辛苦,披星戴月,每天只能看到晚上的月亮,每天只有机械性的工作。唯一的娱乐就是同事间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住的集体宿舍,没有浴室,夏天更是难熬,一个个排队洗澡,好不容易洗好澡,又得排队手洗衣服,那水小的像细线,等全部折腾好都到半夜了。
工作上的苦我倒还能接受,只是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下去,打工,找个同样打工的人结婚生子,平平淡淡一生。还有那种生活在城市缝隙里讨生活的卑微感让人窒息,背着当地人口中外来妹的名称,承受着他们有意无意的优越感。
所以工作之余,我都会坐在角落里学习,休息的空隙,我一有时间就会关注外面的招聘信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打工者的命运。
也许是我不甘平庸的性格,老板和老板娘对我也是格外爱护,在坚持半年左右,不想再这么没有未来的混下去,决心辞职去寻找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