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求人难

        “抬头登山易,低头求人难”这是母亲记事本扉页上的一句话。

        我第一次看到母亲记事本这句话的时候大约七八岁,曾经似懂非懂地问过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母亲笑而不语地摸着我的头,沉默了一会儿说:“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姥姥因病去世的时候,母亲刚刚就读高中,为了照顾四个弟弟妹妹,学习优秀的她毅然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担起了家庭生活繁琐而往复的重担。正是如此,磨练出母亲一生坚毅而宽厚的性格。她不服输,困难面前从不屈服,再苦再累总能坦然面对;她心地善良,待人友善,别人有求于她的事情,能做的绝不推辞。

        我小时候,父亲有一段时间在外地教书。那时母亲起早贪黑陀螺般地忙碌着,白天不辍稼穑,稍有闲暇编织地毯补贴家用,很多次我半夜醒来看见母亲还没有休息。即便这样,她从不肯耽误父亲的工作和我们的学习。

        母亲因为从小持家,在那个缺衣少钱的年代,一本书,一把尺,一台缝纫机,自学了缝纫技术。小时候我和姐姐们身上的衣服都是母亲的杰作,直到我中学毕业,除了一身校服外,其他衣服都是母亲缝制的。 

        因为母亲的缝纫技术好,也从不收加工费,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常到家里来找母亲帮着做衣服,母亲总来者不拒,即便是不熟悉的远邻。经常有人在晚上带块布料到家里,母亲一边量衣服,一边让在一旁做作业的我帮着记一下。那时一般做新衣服都是为过节或是参加重要的仪式,约定好什么时候做好,母亲从来都是提前完工。有时候别人没有来取,母亲便会遣我送过去。

        一次临近过年,晚上我去邻居家送母亲帮孩子做好的衣服。邻居拿起衣服边赞扬边顺便问我过年的衣服做没做,我紧绷着嘴唇摇了摇头。回到家,我一脸沮丧。缝纫机在不知疲倦地转动着,我注视着母亲,她低着头,脚在踏动着缝纫机的踏板,手推着一件新衣服,我第一次看到母亲的白发从发心开出来,竟没有止住泪水。

        母亲抬起头,不解地望着我,她的眼红红的。“怎么了?”母亲轻声地问,“衣服做得不合适?”我摇了摇头。第一次质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辛苦,为什么别人求她帮忙从不推辞,为什么我的新衣服快过年了还没有做好,最后竟委屈地抽泣起来。

        母亲停下手里的活儿,想了片刻,站起来,在抽屉里找到她的记事本翻到扉页。母亲指着“抬头登山易,低头求人难”说:“你不是问过我这句话的意思吗?”

        我说:“我知道,就是自己能做的事不要轻易求别人。”

      “你只说对了一半,”母亲接着说,“求人固然不易,自己能做的事情,没有谁愿意去求别人。将心比心,别人求你帮忙那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怀着忐忑和希望而来,又怎能让他们失望而归呢?更何况这些事情我们都是可以帮忙的啊。”

        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我没心没肺地成长,但这句话始终印在我的脑海,时至今日依然教导着我如何做人做事。现在我已到了母亲当年的年纪,前些日子去看母亲,无意翻开她的记事本,扉页上依然是这句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