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存在的虚虚实实的世界

最近觉得自己的工作离科幻小说描述的世界从未如此近过,又从未如此遥远。

有一段时间未更,感谢你依然在这里。前一段时间除了忙工作的事情,也啃完了William Gibson的神经漫游者,译本读的非常辛苦,但依然能体会到虚虚实实的感觉(那段时间整个人都有点神游的状态)。

地铁上用kindle读完了《神经漫游者》


来谈谈“远”在哪里。

当然还是远在技术方面,总体上来讲我对现在市场上已有的VR技术是充满失望的,HTC Vive的显示效果差强人意,VR头显的4K屏幕距离落地消费者还有些遥远。重量上也无异于头上压个“铁疙瘩”。第二代至今没有消息,并且VR牵扯到整体科技技术的配合进步,尽管这方面进展比我想象的要缓慢许多,但起码是有明确的解决方案的。真正的问题在于VR的发展方向好像出现了集体错觉。当我们在谈欺骗的时候,只是为了欺骗而欺骗。虚拟和现实,假象和真知的是我们现在所需要担心的么?

在小说《神经漫游者》里,主人公拿起操控台,进入到虚拟世界中,最牛逼的设定是可以跟他人共享感受。最终回归到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心灵和感受的融合,这才是VR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可是从现有的任何技术来看,都无法达到这个目的,或者有任何可以达到的趋势,哪怕触及那么一点感受也好,都咩有。发展的方向好像出现了偏差。当我们太过注重信息的形式的时候,可能会搞错了人的本质需求,“信息”流动起来并且可被理解才能叫做信息。任何停滞的信息都无法证明对人类是“有意义”的。


在《神经漫游者》中有这样一段关于“赛博空间”的描述:

“赛博空间,每天都在共同感受这个幻觉空间的合法操作者遍及全球,包括正在学习数学概念的儿童……它是人类系统全部电脑数据抽象集合之后产生的图形表现。有着人类无法想象的复杂度。它是排列在无限思维空间中的光线,是密集丛生的数据。如同万家灯火,正在退却……”

这里关于“赛博空间”的定义虽然稍显贫瘠,描述的不够详细,但是从现有的VR消费者设备来分析,或许能隐约察觉到小说中描述的世界。

​●HTC Vive

公司的HTC Vive

关于这款VR设备我想不用过多描述了,基本上是如今最接近(大陆)消费者,也是目前消费领域体验最好的VR头显了。在steam商店里,应用也越来越丰富。其中,Google制作的Tilt Brush是一款设计应用。你可以利用vive的手柄做出光绘的感觉。笔刷的样式也可以随心选择,同时提供了几种绘画的背景空间。

Tilt Brush

​Bigscreen Beta也是steam里的一款应用,有社交功能。就如名字Bigscreen,里面可以嵌入你的电脑桌面,提供更宽更大的屏幕,你可以用手柄代替鼠标进行操作。

​Bigscreen Beta


​Bigscreen Beta 社交场景

Universe Sandbox是一款非常好的沙盒类教育应用,你可以创造自己的宇宙,设置恒星,行星,甚至模拟星球碰撞,沙盒类应用最大的优点就是自由,你可以随意发挥你的想象在一定规则内去创造好玩的东西。

Universe Sandbox


密集恐惧症的福音

从以上的应用,已经能够发现教育,社交和艺术创作在VR的场景中初步展现的方式。当你第一次体验这些应用的时候,你会惊讶于这种从未感受过的沉浸感,如果内容足够吸引你,相信在某一瞬间你会忘了现实世界的状况。

这是离科幻小说较“近”的状态,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技术有足够进步的时候,实现完全欺骗视觉感官的沉浸感已经不是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VR定义、特征以及发展历史1.1、VR(虚拟现实)的定义虚拟现实即“Virtual Reality”,简称VR...
    秦时明月V阅读 3,942评论 13 60
  • 最近接连看了毛姆的两本书《月亮与六便士》、《刀锋》。最开始是冲着月亮与六便士的‘‘名气‘‘而去,想看看这月亮和便士...
    潘思璇阅读 367评论 0 1
  • 有一群这样的女孩,她们天真可爱,聪明伶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加入校健美操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训练很累...
    考拉娜娜阅读 510评论 0 1
  • 搜索引擎:一种用来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万维网上检索各种文件的计算机程序. 是一种查询系统,也是一个用户自定义的信息...
    狼之足迹阅读 779评论 0 1
  • 选译自村上春树的问答栏目(http://www.welluneednt.com) 本篇原文:http://www....
    阿道阅读 43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