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做一件事情的好处很多,会不会主动去做这件事呢?
以前知道这个道理,但都不会去做,而今天却想通了。
说来好笑,这是源于吃苹果和上厕所的关联,有些不文雅,但这是我直接的体会。
我是一个不爱吃苹果的人,一方面是因为牙齿,另一方面是懒,虽然都知道吃苹果好,但自己不愿意动手啊!直到最近发现家里的苹果实在是太多了,已经丢掉很多了,不想再浪费,要不就喝果汁吧,每天一个,喝苹果汁总比直接吃苹果好吧,于是在上周,吃了5个苹果,比过去一年吃的苹果还多,由此,我就在想,无论是做事还是思考,有的时候,是否应该多换几个角度或者方式去做,结果会不会好一些呢?
由于吃苹果的原因,上洗手间也变得了好很多,这就是一个好的现象,由此联想到我的生活方面,如果自己知道做某项事情,会带来好的结果,自己的主动性是否会提高很多呢?
这是博主杨熹文写的这段话,我看了很有感触,想要明天偷懒,今天就要多干活,想要有一个好的人生,是不是就得要在平时日子当中,花心思和脑力去经营和践行呢?
道理虽然简单,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有的时候,并非日子艰难,做不到有所改变,而是自己从未走出舒适区,停留在了人造的港湾区域,有的时候,可能一停就是一辈子了。
当你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发力和借力之际,选择在自我的世界晃悠着,倒是免了许多麻烦,也清闲,自由自在,可一旦自我的圈子受到外界的压迫,年龄也上升了,体力也不如从前了,财富几乎是屈指可数的情况下,自己想要反弹,是不是很难翻身呢?
越是前期的,越应该要卯足劲往前冲,越不要给自己留退路,选择变少了,人才可以专注做事情,而不是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无效的犹豫不决和观望的态度上。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或者育儿,都该有个期望,有对于未来的想像,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走一步看一步,这是最悲哀的思维,用我先生的一句话说,生活得需要前瞻性,用未来的思维去倒推自己的生活品质,人总得要向前看,当下是立足之地,需要脚踏实地,过去需要总结经验和方法,未来需要思考和规划,而每一天都是自己最该珍惜和努力的。
把握手上少有的牌,想尽各种办法打出来,体验最大化,这不就是把生活过得理想化吗?
有品质,有层次的日子,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刻都在变化,关键看自己的态度和执行速度。
在此,运用一位作者的一句话,你的用心程度决定你的成长速度。
使用倒推的思考方式,不仅会让生活的品质提高,还会让自己的梦想实现得更早一步。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