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睁眼,感觉一下,头皮有些发紧,舌尖紧紧抵住牙床,身体是紧张的。开始今天的晨间思,捕捉今早的念头。依然讯飞语记,随着感觉,信口开河,反正也没有人听,也不要求逻辑。
一,关于购物。昨天的学习,一整天的时间,学习效率却很差。心里有种不安,和对自己的责备。就从自我检讨开始。影响学习效率的原因,双12网购。好久没有逛过淘宝了,看到微社里姐妹们在买,感觉自己也有很多需要买的,但买什么呢,又一时不知道。于是,根据大家推荐,买了一些东西,回忆这个过程,其实可以速战速决的。但是自己却百般衡量,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是自己购物的一个模式,要么冲动,紧接着后悔,要么犹豫不决,最后的结果还是后悔。岂止购物,很多时候做事都是如此。根源是什么呢?还是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如果奔着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问题就简单了。说到需要,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澄清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感觉自己这也需要,那也需要,都想抓,都想要,可是又无法做到完全满足,于是矛盾纠结。这是一种童年很多缺失造成的欲求满足渴望吗?应该是的。
澄清需要,需要静下心来。比如昨天,在给孩子选乐高积木和仿乐高积木之间纠结。喜欢乐高的品质,喜欢仿乐高积木的主题和亲民的价格。最后孩子选了后者。我跟孩子说了两者的差别,又反复强调。内心里是希望孩子选前者的。孩子还是选择后者。早上反思,自己和孩子这样的交流,表面是尊重她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实质还是想控制。这样很不好。会造成孩子选择的紧张,摇摆不定。也很容易在面对她自己的选择时,总看到不好的一面,陷入后悔的境地。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孩子习惯的养成,和我这个妈妈有很大的关系。
再说需要。昨天购物是自己的需要,是理性购物。把钱换成需要的东西,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批判自己。
二,关于学习。说到享受过程,又想起当下的备考。今天的主题是看书,学习。今天很重要。明后天连上班,学习的时间无法保证。周五开始考试,所以今天,把杂念放空,把大脑当成摄像机,把看到的东西,都装进来吧。
三,关于身体。昨晚身体不舒服,没有熬夜。因为我发现,熬夜时大脑运转的效率是很低的。不做熬夜伤身体的无用功。这两天感冒,提醒自己要照顾好身体。
这次在厨房,声音比较大,语记断的次数很少,发现自己嗯,啊的语气词少了很多,一个明显的进步啊。因为没有思考,只是倾诉,所以很轻松。喜欢这样的自我对话。需要改进的是,复盘最好紧随其后完成。
今天看了米花妈关于语音写作的分享,也勾起了我的反思。关于语记,以前用过几次,都是为了交作业踩点赶时间。在匆忙中,应付了事。没有逻辑,没有深度。
现在晨间思一直采用这种方式。最初很不适应,盯着蹦出来的汉字,大脑就不时的卡壳,闭上眼睛说,睁开眼睛事发现翻译已停,也很焦虑。很多语气词,嗯,啊。经常反复叨叨一句话:说点什么呢,我在想什么呢。感觉它速度太快,我的大脑跟不上,总是断篇。因为是早晨说,压着声音,不能放开,也觉得不太舒服。
今早在厨房,突然感觉好了很多。4000字,没怎么关注这个数字,没怎么断,没怎么关注错误的字词,很顺畅地过来了。四周很安静,雾蒙蒙微微发亮的天,有种众人皆睡,我独醒,与天地在一起的感觉。
为什么语音呢?
语音于我,是自我倾诉,自我倾听,觉察大脑的念头,听大脑的声音,清空杂念,最终听到发自内心的声音。因为自己现在的杂念太多,所以是放任的状态。语音写出来的东西,似乎逻辑性不强。无法直接成文。
那么如何进行语音训练呢?
于我,我想先适应了这种方式,以后再训练。比如,在规定时间内说一个主题。说完后,复盘,看自己有哪些废话,重复的话,再精炼语言。我觉得,语音是一种方式,更直接反映大脑的思维状态,所以,适应了这种方式后,最需要的是,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是,多用脑,多思考。这个前提是,要大量输入。从看书,学习,交流,生活经验中输入。这样就有了素材,对素材进行加工,就是思考,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
语音写作给我带来的是什么?
1.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很啰嗦,语气词很多,话语重复,不够简洁。估计在和别人交流时也存在这个问题。
2.捕捉念头。澄清自我。很多时候,各种念头就像群魔乱舞,没有逻辑,没有头绪。而在语音时,只能抓住一个念头说,说完一个再说下一个。捕到了哪个,哪个的意义可能就更大一些。很多时候,没有逻辑地无意说出来的话,特别是反复重复的话,往往更真实反映自己当下的状态。
3.倾诉的方式,情绪的出口。很多念头还有随之的情绪,说出来,释放了,放下了。
4.强迫思考,训练思维。盯着闪动的光标,不自主地有种紧迫感,说什么啊,说什么啊,然后就又有了可说的了。
语音是表达思维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心理咨询中,很多人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是却似乎改变不了。这里,除了多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不敢放弃的自我意象外,关键的一点,就是思维方式的固着。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语音写作入手,也许是个很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