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笑声
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
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
我会永远守在他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
在人海茫茫
......
懂得越多,越像世界的孤儿。不记得从哪里看到的这句话,抛开悲观的表达方式,倒不是我们真的懂得的东西很多,而是孤独的站在自己的思维圈里,却不自知。
美好的故事大都以悲剧结尾,故事里的你我都是真实无需演技的主角。一个悲伤的故事想撩拨我们的情绪价值,是轻而易举的;开始美好,中间忌惮,最后反抗、挣扎、不甘心。于是孤独恶魔一般慢慢吞噬你的内心,全世界都是你的敌人,渐渐的,你不得不妥协。
一本好书,也总是跟悲伤的故事有关。
每每读完一本书,仿佛经历了一次次生死。随着主人公的情爱嗔痴起起伏伏:爱,友情,人性,孤独,政治,恐惧,赎罪......
一只轻飘飘的风筝,胡塞尼寄予了它丰富而复杂的内涵。或许作者的目的,记录一段往事,一桩罪行,一次赎罪。更多的读者会被阿米尔懦弱之后的救赎感动,而我淌下的每一次泪,都是因为孤独无助依然勇敢善良的哈桑。
对于阿米尔的知错就改,真的是一种崇高的品质吗?我不这样认为,悬崖勒马的道理其实是被世人接受的普通的行为,值得被赞扬。但却不能作为歌颂的对象。阿米尔的背叛、怯懦是关于人性的弱点,事实上,我们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牺牲任何无辜的人犯错,更不应该踩在一颗纯洁善良高贵的灵魂之上,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是肮脏可耻的。
哈桑的孤独源自一份本不平等的友谊,源自哈桑坚决的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拥有的远远比哈桑多得多,可是父亲对哈桑的爱让阿米尔的心理开始变化,变得扭曲。
“在我生命的大部分时光里,我对爸爸敬若神明。可是那一刻,我恨不得能扯开自己的血管,让他那些该死的血统统流出我的身体。”
父亲的爱是阿米尔一直以来的信仰,在目睹父亲几次为了留住哈桑表现出的疼爱和信任,阿米尔的情绪一次次被控制。这份对爱的执念和执着使我难过于阿米尔的难过。
而哈桑做出的回答是:离开。
他感受到了这份友谊的变质,感受到了阿米尔的嫉妒、憎恶、侮辱和谎言......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再一次温暖了哈桑对这份友情最后的告别。
虽然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地位、命运迥异,读者分为两派追求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完全不影响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著作,为人们传颂。就像书中最后的结尾:“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他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的追。”
这世上也许并不是坏人很多,而是两个相碰撞的行星,即使相交仍会相斥。
我们会爱上几个人,或是朋友,或是爱人。当我们即将付诸行动用力去爱的时候,渐渐的会去考量,是否要将心门打开,渐渐的会失去爱的能力。
冥冥之中的安排是要让我们的尝尽世态炎凉的,一辈子不长也不短,要承受的人间百态乃是生命之重。不知是感谢上帝给予可爱的生命还是埋怨这世间的愁与苦。
墨菲定律是这样说的,只要你相信一件东西,那么他就有实现的可能。
不再害怕,不再低头,不再沮丧。
一路微笑,一路帮助,一路感恩。
你我都是世界的孤儿,可我们仍处于同一个世界丫。
欢迎给我送上一个爱心,感谢远道而来的你。愿远方的你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