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其干事效率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地生根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多头考核等繁杂事务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优化考核机制、规范干部借调管理,既是为基层减负的关键,更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此前,部分地区考核指标设置过于细化、重复交叉,导致基层干部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整理材料、制作报表中,无暇顾及实际工作。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重“过程”轻“结果”、重“痕迹”轻“实绩”,严重影响治理效能。干部借调乱象则进一步加剧了基层人才流失,部分上级部门随意从基层借调干部,导致一些借调人员长期脱离原单位,基层工作无人接续。规范干部借调管理,确保基层干部队伍稳定,已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
为基层减负,需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一方面要严格精简会议文件,推行“短实新” 文风,杜绝空话套话,确保会议文件精简高效;另一方面要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改变 “唯台账、唯留痕” 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同时,要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为基层干部提供坚实保障。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放下“怕出错”的思想包袱,大胆探索创新。
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必须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完善制度机制,让基层干部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