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人到哪里总要吃饭。善待自己每一天,比什么都重要。地球上的每一片树叶是怎么长的,与其有空去烦恼这些,不如抽空思索舌尖上的哲学,那些关于食物的知识也是丰富多彩的。
人要健康,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该睡的时候睡,该吃的时候吃。吃得不能太撑,也不要太少。有节制的吃感觉更好,细水长流,意犹未尽。节食的人会比别人吃得更多。他们可能会这么想,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一想到要挨饿那么久,他们有得吃时就会大吃特吃,这些人总处在暴饮暴食和节食的循环中,他们总是瘦不下来。
食物需要品尝。不尝,怎知其味!人都不喜欢苦味的食物,苦味通常代表有毒,甜味香味代表好吃有营养,这是进化的结果。长期吃苦味的食物不好。香味甜味吃多了,吃点苦味,有利于清热败火,比如莲子心、苦瓜等。巧克力和咖啡对缓解情绪很有好处,它们都比较苦,但很香,所以鼻子这关好通过,舌头得受委屈。
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很重要。比如,喝牛奶不一定好。喝牛奶能促使人长高,但那个有助于长高的因子,同时也是促使钙流失的因子,所以喝牛奶不但不补钙,还容易使人骨质疏松。有个老人家听说喝牛奶好,早餐就改喝牛奶了,结果天天拉肚子,自从改回豆浆油条就又没事了,牛奶中有些蛋白他没法消化。
当一个人很想吃某个食物时,意味着他需要它。有这样一个实验,给许多婴儿每人一个食盘,里面装有他们所需的各种食物,让他们自己挑着吃。6个月后统计,每个婴儿都很健康,而且食物的总量都差不多,营养基本均衡。所以说,小孩会决定自己需要什么。如果他挑食或者不吃,那说明他不需要,或者不饿。
人们喜恶某种食物,跟刚开始吃它的记忆有关。如果都是好的记忆,人就会很喜欢吃,反之,就会讨厌。这也是条件反射,如同玫瑰花有刺,孩子被扎疼,下次不敢碰。如果最初吃它,环境氛围、心情都很好,人以后在心情不好时就会想吃;如果最初吃它,遭遇了让人悲伤、沮丧的事件,那么,即使食物没问题,人也会讨厌它。一个人以前吃两碗,后来只吃一碗,当他习惯了后来的一碗,再让他吃两碗,就吃不下,他会觉得一碗才是他的量。这是一个调整与适应的过程。
人都会喜欢自己熟悉的食物。实验是这样的,一堆水果,都是被测试者从没见过的,有的让他们多看几次,有的不给看,过几天让他们吃这些水果,问哪个好吃,他们就会说是那个看得多的。因此,想让小孩喜欢某一样食物,大人就得经常提起,多煮给他吃,他会越吃越爱吃。我们喜欢母亲烧的菜,也是这个道理。但如果每天吃,吃多了也会厌倦,停一段时间,兴致又会回升。偶尔吃一吃垃圾食品,也是可以的,人的心情会很好,新鲜的变化,导致快乐。
人会跟与他亲近的人喜欢同样的食物。实验是这样的,10个护士带10个小孩,5个护士爱喝橙汁,5个爱喝苹果汁,结果带出来的小孩,也是5个喜欢橙汁,5个喜欢苹果汁,跟带他的人喜好相同。此时若把护士对调,只要两三天,小孩的喜好就改了,原来喜欢苹果汁的人爱上橙汁,原来喜欢橙汁的人爱上苹果汁。孩子会喜欢和他爸妈一样的食谱,当然还会受到同伴的影响。
人的食欲跟他的视觉感受有关。一个人有没有吃饱,不取决于胃,而取决于眼睛。人们对自己的饭量有一个认识,当他觉得自己吃得差不多了,就会停下来,但如果他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他就会一直吃,到吃不下为止。实验是这样的,同样吃烤鸡,第一组人吃着,服务员把鸡骨头随时清走,第二组人产生的鸡骨头始终摆在桌上,经统计,第一组人平均吃了8只鸡,第二组人平均吃了5只鸡,他们看见桌上一堆鸡骨头,就觉得自己吃了很多,因而感觉饱了,不想再吃。同样一块蛋糕,用白瓷盘装,还是木盘装,或是纸碟装,不仅导致较大的价格差异,而且还会影响人的食欲。食物放在纸碟子里,一般人会觉得不好吃。餐馆都会布置得很漂亮很精致,这不仅是包装设计问题。
一样食物,有时偷着吃的感觉更好。据说,北宋大散文家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不喜欢读书。苏洵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他想了个办法,当他跟妻子在书房里探讨问题时,故意嘻嘻哈哈,显得十分开心。苏轼哥俩很好奇,想问个究竟。苏辙就说:“我们谈书里的事情呢,小孩子不能懂的,一边玩去。”于是,苏轼和苏辙就经常悄悄去书房,把书一本本地偷出来读,越看越上瘾,最后痴迷读书。有人明明知道喝一大杯咖啡,晚上可能会睡不着觉,却难以抵挡住美食的诱惑,越是不能喝的越是想喝。想象着它,憧憬着它,回味着它,普通的食物也就被渲染成美味佳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