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时,我师范毕业。初登讲台,我信心十足。因为在那时,我心中的课堂是纯粹的,是神圣的。我期待能带领我的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三尺讲台上,我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讲台下孩子们的眼神清澈明净,收获满满。可惜哟,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且不说身为老师的我如何挥洒激情,单单是组织教学就让我头疼不已。有一天,我的案头多了一本书,确切地说是一份杂志——《小学语文教学》。随手一翻,惊喜不断:如何处理课堂矛盾?怎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名师新秀成长史,大咖课堂实录……哇,这简直是一本老师的《孙子兵法》嘛!从此,我爱上了这份杂志,我的教学中也少了许多磕磕绊绊。
多年后我首次教了个一年级,和这群天真无邪的娃娃打交道,完全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先不提他们无辜的捣乱,对老师的无视,这些我统统可以用自己的“表扬大法”搞定,可他们的学习真让我头疼呢!有的孩子甚至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好,还谈什么看图写话呢?最终我决定——向书请教。我在网上精心挑选了《看图写话就三步》《王一梅教你写作文》《写好一段话》等几本书。我结合书中的素材和方法,根据本班实际,教孩子们从一句话写起,从“扶着走”到“放手走”,一步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从而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中间的过程虽然琐屑且辛苦,但看到孩子们取得的进步,我甘之若饴。
很快,这群小娃娃长大了,今年他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大孩子了。平时,我会给他们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尤其是精读四大名著。作为他们的老师,当然要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我又一次捧起了《三国演义》,感受名著的魅力。在读《三国》的同时,我又听起了一位主播播讲的史实《三国》。当精彩的小说演义与令人沉思的历史相碰撞时,思想的火花随即激情四射,对有些问题的感受就更为深刻。这些对我的教学也是大有裨益的。课堂上如果涉及到某个人物或故事,我都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我相信,有趣的故事,不同寻常的论调会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同时启发他们新一轮的思考。
一间小屋,一堆藏书,一杯清茶……这也许就是许多人理想中的生活了吧。虽然现在我每天晚上都要和儿子一起跋涉在他的绘本里,没有更多闲暇去看自己喜欢的书。但是,我相信,这样的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我和儿子各自捧着一本书,守着一盏昏黄,开始书中的精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