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结婚纪念日,我在朋友圈晒了图,然后获得了多方关注。
总的来说,女朋友们都说是在撒狗粮,祝福的居多。有朋友说难得结婚七年还没痒,也有说小女人心思秀恩爱的,热热闹闹了一阵。我翻着评论和朋友聊天,心下感叹,都说生活不易,婚姻不易,人生不易,越是不易,越要珍惜。
你认真生活的样子最后都会印刻在你脸上。我还记得去年一家三口第一次去拍全家福,又累又开心的一天,晚上回家我也发了朋友圈。有感而发的一句话,当时很多朋友说觉得我无比幸运。
我幸运吗?
看过了很多惨淡收场的夫妻,也有相携一生的男女,有温馨平淡,也有轰轰烈烈,影视著作名人专家都在讲都在诉,可是我想,这世上的婚姻没人能真正说清楚。就如同前段时间风靡网络的那句台词,听过了那么多的人生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虽然我不是很认同这句话,觉得过于悲观了些,却也觉得一样适合形容婚姻生活。
婚姻生活当然隶属于生活之中,它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角色和部分,如同夫妻关系隶属于我们所有的亲密关系之中,它很重要,亲密关系和谐才能让我们感觉幸福。
而幸福,不就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吗?
我们都想幸福。在最初走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刻,我们都是抱着虔诚的心,要去追寻幸福的。可是更多的时候,在年年岁岁的时间里,婚姻岁月不再指向天堂,她躺在前面的道路上,灰蒙蒙的,总是在重复着自己。(——《为何是法国女人》)
当我和我的同龄朋友聊天,发现一个大多数的通病,我们自己给了自己一个无形的桎梏和标签,画地为牢。似乎什么年龄就该怎样怎样,这话咋听一下没觉得有问题,细想却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最终不是活在浮华的表面,而是真实的心灵之中。
没有谁该规定你应该怎样,最终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都在自己手中,在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下而去做,去生活。
生活应该有滋有味,所遵循的原则是他们是谁,不是因该是谁,后者是抽象的道德概念。(——《为何是法国女人》)
尽管我们的身份角色不断在变化在增加,可是最真实的我自己一直在,我从来没有弄丢过。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为之一直在努力。我所有的角色标签都该只是隶属于我生活的一部分,婚姻生活家庭生活只是我生活的组成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很开心的聊孩子成长的,聊与先生日常的二三事,聊餐桌上日常搭配,聊谁家的弟弟要结婚了。。。。。。可也绝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还可以聊最近看的书和电影,喜欢的歌曲,如何更有效率的工作,运动后酣畅淋漓的感觉,和友人相约的开心,怎么更好的带孩子出游和陪伴。
那些生活方式是让我自己是自在的、放松的、感觉良好的、舒适自在的。
我喜欢最近看的一本书《为何是法国女人》,先不谈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生活观念,就这本书里法国女人的生活态度就我自己而言是认可的。
如同她们谈及生活:
——你与真实的自己合作,创造出属于你的生活,一边承认时间如梭无法回避,一边将最大的快乐塞入其中。
再比如:
——真正的生活要有“根本的东西”,这些根本的东西是“以亲密的不停地有趣的重要的方式”围绕“男人与女人”运转的。
噢,这句话是对于婚姻男女是多么本质的提炼概括!
真是值得深思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