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晓雨教练、文豪教练,亲爱的小伙伴们:
大家早上好!
在分享刻意练习这个话题之前,我先做一个调查。
刻意练习,这个词非常火热,这本书有看过的,麻烦给我打个1。
看完这本书,有按书本讲的方法,进行刻意练习的,麻烦给我打个2;
看到大家给我的反馈了!
老祖宗讲,知行合一,知道却做不到为不知道。那我就放心讲下去了。
不错,通过刻意练习能让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从平凡走向非凡。
它不是指不断重复的“天真的练习”,是指有目的、正确的练习,需要好的导师、有目标、有计划、有反馈、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投入大量的时间,不断地重复有效的练习。我理解刻意练习是一种套路,不要污名化。
从刚才调查中,大家关注的焦点几乎知识,大量的读书,学习书本的知识,这是知晓的层面。
而刻意练习则完全相反,它只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怎么样提高绩效和表现,这是技能的层面。
本书中的史蒂夫,他如何通过刻意练习记住82个数字的,他是如何设计和创造记住数字组的记忆方法的,以及如何将这些数字组合到记忆之中,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他每一次开始训练前,都有针对性的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并且导师的及时反馈。
为什么我们读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学习了这些知识后,却没能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我想是我们过于重视知识,不太重视技能,主要原因是传统和方便,比起设计和创造条件让自己通过练习来提升技能.这是困难的多,而单纯的读书是要容易得多。
比如我们的大学法学教育,除了大量的学习理论之外,实操基本没有,出来工作重新学习技能,而要成为优秀顶尖的律师,则需要学习大量的案例。刻意练习其实是练的就是我们的基本功。
刻意练习是针对每一个有梦想,并为之付出的人。
刻意练习,如果有导师帮我们设计一套练习的方法,我们在大量重复的练习中,导师及时反馈,自然进步很大。就像闻晶晶同学请私教一样,她会进步很快。
然而,导师除费用高昂之外,找到合适自己的,也不容易。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自己设计练习的方法,远的如书中讲到富兰克林模仿《观察》杂志的写作技巧来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近的如《摔跤吧,爸爸》里面有一个场景,爸爸为了帮助女儿拿到世界冠军,打败对手,他的方法是租电影院观看对手大量比赛的视频资料,熟悉对手的打法,然后有针对性的教女儿训练,拆解成一个个练习的动作。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了,刻意练习的思路就是拆解的思路,将大目标拆除成一个个小的目标,然后就小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大量重复的练习。
同样我们90天的三个小目标,我们对这些目标进行拆解,由青蛙拆解成一个个蝌蚪,并设计一张张的反馈表、总结表,进行总结和复盘、改进和下一步行动,在我们大量、有针对性的、重复的练习之后,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那么我们慢慢就练就了刻意练习的习惯,推而广之,在其他重要的事情上,我们也会取得重大的进步。所以我说刻意练习就是一种套路。
看看我们副班长喜峰设计的一周检视表,非常详细,副班长玉珍写的总结表,非常棒。
刻意练习从理财的角度来说,就是复利,每个人都想拥有复利的人生,可是道理在这头,而你却在遥远的另一头。
套用《摔跤吧,爸爸》男主角讲的一句话:冠军又不会从土里长出来,我们要用耐心、用努力,用热情去浇灌它。感谢大家的聆听。
�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