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知是大青第几次被通知到学校,在大青的记忆里到学校接受班主任老师的批评教育次数已经多得数不清,以至于他每次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都感心惊肉跳,能准确判断出他那调皮的儿子又在学校里惹事生非。
那天早晨,大青想舒舒服服地躺在被窝里,补一下前两天到山里走亲戚时失去的瞌睡,却突然接到了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儿子的班主任老师是个女的,姓邓名海霞。邓海霞老师在电话里没有多说,只是命令式地告诉大青,他那爱惹祸的儿子在学校里参与打架,要他立马、赶快到学校来一趟。
接到邓老师那个不祥的电话,大青的心情一下子坏了起来,好像湛蓝的天空突然飘来一大朵乌云般糟糕透顶,大青本能地担忧让他头疼的儿子有没有把同学打伤或是打残,听班主任老师的口气,问题似乎特别严重。他不好在电话里进一步问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也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要命的是儿子再过一个月就要参加中考,平时成绩就不好,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又在学校里闯下祸,还不知学校要怎样处理?
得赶紧起床,大青下意识地催着自己。成绩不好不要紧,但只要老老实实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听课就行了,他平时这样要求儿子。知子莫如父,他知道儿子不喜欢学习,但特别喜欢打篮球,牛不喝水强按头的事再做也没有多大意义。
大青一直认为学习好不好是有天赋的。他常听人说学习好不好三分靠天赋,七分靠努力,大青觉得那是屁话。他根本不相信这些话,他自身就有亲身的体会,一个人的学习实际上七分靠天赋,三分靠努力才是真的。他认为儿子不是不聪明,只是没有把聪明用在学习上,这也是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对儿子一直的评价。
每次儿子放学回来,大青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导儿子要好好学习。时间长了,儿子觉得自己的耳朵都听得起了老茧,父亲整天唠唠叨叨很是烦人,便采取左耳进右耳出的办法对付父亲的教诲。儿子对大青的这个态度,虽然让他恼火,但也无可奈何,他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说服儿子,父子间只得划一道红线:不能违反学校的校规校纪,每天必须坚持到课堂上听课。
如今听班主任说儿子突破了那道基础红线,大青的肺都要气炸了,心中充满了熊熊燃烧的怒火,他匆匆地洗漱过后便窝着一肚子火朝学校的方向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