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每一所学校都会有学习差的学生,而不同的是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有的老师视若无睹,有的老师会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分析原因,钻研方法,不断探索,引领学生慢慢进步。在苏霍姆林斯基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人”,并且他做到了极致。为了查明学生智力不正常的原因,他调查了2000多个家庭,了解儿童的遗传、日常生活、营养和精神生活的状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原因是由于儿童早期受到不良的家庭环境教育、缺失母亲教育。对一类儿童进行教育,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因为她们是最脆弱的。苏,我们临司机给学习落后的儿童布置应用题,有专门的习题集,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慢慢的培养儿童求知的愿望,当儿童体验到了改变(指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学习上就会更有动力。
在教学中,老师经常带着他们到自然界观察,让孩子们深入思考。借助语言丰富学生的大脑。同时让儿童多阅读,只有不断向大脑输入和存储信息,才能够“输出”信息。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较与正常儿童百倍的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
97.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学生都会有惰性,而优秀的老师则会想办法重燃学生的劳动激情,就如书中所说,这种不愉快的,但是又必不可少的劳动,是通向一个美好的、创造性的结果的桥梁和道路,达到那个结果是一件光荣而豪迈的事业。种植葡萄园初期,学生们对妈妈运肥、施肥、挖坑不耐烦,但是举行了一个“劳动节”(给栽种葡萄那一天取了这个名称),吸引力大量学生,也有一二年级的。到了这一天,小学生们每人给坑里捧一捧肥土,然后埋土、浇水,这一切都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做的。几年后获得了初步的成果,当劳动变成同一件事情的周而复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又想出新的劳动:培养肥料、嫁接葡萄等等。这些创造性的劳动都与脑力劳动和谐发展,让学生通过劳动发展思维,服务于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延伸到阅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劳动成为达到美好目标的小路,学生们会兴高采烈的一起前行。做教师要时刻保持着警惕,不能使学生长期从事单调的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
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在帕夫雷什中学,有推荐的阅读书目,涉猎广泛,文学、传记、科学、物理等等。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在他的心灵里会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除了学校的“思考之室”,建议家庭要有藏书。学校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一门学科,并使他知道的东西比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东西多好几倍。这就需要学生广阅读,深思考。
99.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学生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生有重要影响。大家所熟知的“5+2=0”理论,虽然讽刺,但是值得深思,因此举办“家长学校”是提升学校教育的有力措施,只有家庭和学校观念一致,方法得力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定期开展教育课堂,明确告知家长学生在家应该做些什么,健康锻炼、劳动、阅读等,家长也就明白了该从哪方面入手。
100.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当学生感到了知识是他进行智慧努力的结果,他自己去获取的知识,同时找到了运用知识的领域,那么他才能称得上的真正的获得了知识。知识是手段,是培养思维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是课堂活动与脑力劳动结合起来。现在追求课堂气氛要活跃,但是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只会是学生异常兴奋,反而不能静心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很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有意义的脑力劳动。
教学要防止大量死记硬背,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识记方法。记忆要在理解并深入思考后进行。教师要努力做到让学生进行不随意记忆,从而解放大脑解决新的问题。
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布置作业也一样。但不能让学生知道内情,他们看到的只是教师在布置个别作业。
教师要善于发挥榜样的作用,利用集体的力量,促进每一位同学不同程度的发展。
讲台是教师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教师的铠甲,如何成为一名有技巧的老师,细细品味《给教师的建议》吧,这是个开端,书中内容全面,有时代性,但是不过时。初读时轻松领会,但是越往后读越艰难,其中的一些建议值得啃读,在经典中找到方向,在反思中找到自己,阅读,越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