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释】
▲为政以德:为政者以德治国。
▲北辰:北极星。
▲众星共之:“共”同“拱”。
【译文】
孔子说:“为政者要以德治国,就像北极星那样居处一定的位置,所有星辰都围绕着它。”
【学而思】
为政以德并不是以德为政,自身私德不好是做不到为政以德的。为政者自身要有德,做到率先垂范,并能知人善任,选拔有德行的官员治理国家,教化百姓,国家才能安定和谐。正如孔子所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为政篇》2.19)”
儒家治国理念是以德治为主,并用“礼”来节制。《孟子·离娄上·第一节》:“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仅有善心不足以治理国家的政务,仅有法度它不会自行实施)。法就是规则、秩序,法包含在“礼”之中,治理国家必须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能无为而治的大该是舜吧!他做些什么呢?不过恭谨律己,端正自己面南而坐而已。《卫灵公篇》15.5)
“无为而治”即“为政以德”,道家讲“无为而治”,儒家也讲“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只管自身修心养性,而是为政者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老百姓却不知道为政者都做了些什么。“无为”与“无伐善,无施劳”意思差不多,是不夸耀自己的善行,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之意。
要想做到“无为”,自身要率先垂范,心如明镜,还要有识人之明,知人善任。选拔贤能治理国家,才能真正做到“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知识扩展】
《孟子·公孙丑上·第四节》孟子曰:“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有才能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
《孟子·公孙丑上·第五节》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尊重有贤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让杰出的人都有相应的岗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愿意在这样的朝上来做官。)
《大戴礼记·主言》曰:“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gāo yáo],不下席而天下治。(从前舜身边有两个得力臣子禹和皋陶,因此舜不用走下坐席,天下就治理好了。)”
《曹操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有战争当然就没有功劳。善医者防病于未然,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当然没有名气。)
《鹖[hé]冠子·世贤第十六 》: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