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了任何测试,便可断定自己就是内向的那波。这两字,几乎伴随了我近30年人生的个人简介概括。
只是以前会辩解:
“啊,也不算吧,熟了就好会说话”
“其实也还好,看对谁吧”
甚至几度对爱用“内向”字眼形容别人的人心存“敌意”,中文里描述人的词那么多,为何偏偏喜欢用这一个。
敏感细腻的自己曾经对这个词有太多的不满与误解,甚至把它当做是先天不足的一种,犹如腿上大块胎记而不敢穿裙子,身材矮小而不爱抬头挺胸一般。
青春期及往前的岁月都是被这个魔性的词“加持”着,想辩驳,却也无力。别人能在新环境很快交到朋友,我不能;别人能大声在讲台演讲,我不能;别人能大方和喜欢的人表白,我不能...
好了,往往写到这该有一条华丽分割线了吧!有,但不华丽,也不需要华丽。
大学后至今的我,依然内向如旧,但慢慢开始接纳它了。像《美丽心灵》里的男主角,用一生的时间与几个“小人”做斗争,驱赶不了,何不好好相处。
接纳的过程从独处开始。一般来说内向人士往往最不缺的就是独处,但从打心底开接纳的相处却大不相同。这是放开心与自己结伴,不用旁侧周围人的结伴,同时有效时间也多了起来。
再到后来踏入职场,专业原因顺应了教师这个职业,都说女生适合当老师,做了才发现这些只是旁观者的看法而已。
尽力在课堂上又唱又跳又活泼,尝试了在家长会上说客套话点评学生,三年后依然做不到最好,依旧喜欢不上。
于是选择在老家工作了4年,周围人都结婚生子的年龄北上转行。
没想象中,也比想象中挫败感大。是接受未知领域的恐惧,是面对无数牛人的不自信,是不时对前途的迷茫。
事呀,忍忍就过去了,人呀,也是忍忍就长大了。
现在算不上多有成就,面对新事物的第一反应仍是退缩,但只是第一反应。逼着自己向前总是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比如爱好摄影的我今年终于跨出接片这步了,练着技术,学着与客人沟通,以前脑海中无数的失败在跨出行动那步看来,并没有预想的糟糕,反而像是水到渠成。
五月天有句歌词特别喜欢,“我身在当时你幻想的未来里”。
不知不觉走了挺远,不知不觉接受了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想说内向又如何,没有好坏之分的东西根本没必要用分数对错来衡量。
不过这道理都听过,真正要接受还是借着时光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