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开始云十周年庆暨新品发布会上,开始云创始人柏春林发表了主题为“十年,仍然是一个开始”的演讲,分享了其十年的创业历程以及对企业内容管理的思考与解读。
以下为演讲实录,略有删减。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过来参加开始云十周年大会!尤其想要感谢的是今天来到现场的我们的客户,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到你们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这个过程既帮助了你们,同时也成长了我们自己,谢谢!
满怀希望,“开始”创业
很多朋友问我,“开始”这个名字你怎么想到的?2006年,最开始创业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后生,23岁,当时就想要给公司起一个大家容易记住的名字,同时又是积极向上的,所以我们取了给自己带来很大希望感的名字“开始”。也有朋友说我们logo看起来很好玩,像是一个逗号。事实上,所有符号里面最能够表示旧事物结束,新事物开始的,在我们看来就是逗号。逗号中间的一个圆圈,是一个句号,表示上一阶段结束了,我们又要新的开始。我们当时也是考虑到要简洁、要容易被记住,同时又能够跟我们“开始”这个名字贴合,所以设计了这样的logo。
“开始”这个名字伴随我们走过了十年,它的英文名字是KASS,翻译过来是知识、积累和共享系统。这里面听起来好像是一个知识管理的领域,没错!我最初之所以创立这个公司,确实跟知识管理分不开。
创业维艰,但是理想要坚持
2003年,我从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毕业,幸运地考入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念硕士,我硕士研究的方向就是企业知识管理。主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探索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如何提升知识能力。放眼国外,我们发现,像西门子这一类的公司,他们已经建立了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其中既有软件工具平台也有配套的管理措施。我们试图推进国内公司的知识管理能力,尝试研发了一套知识管理系统。正是在这套系统的落地实践过程中,我看到当时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实际上还停留在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知识管理当时虽然在学术界很火,但在企业里很难落地。
知识管理里面有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通俗地说显性知识可以把它写出来,形成文档,存放在电脑上,我可以把文档分享给别人。隐性知识说不出来,写不出来,我只能够手把手的教你,或者要你自己去体会,企业对隐性知识想管但没招。显性知识相比较而言就好管得多,是一个一个的知识文档。比如说项目的文件,是具象化的企业知识,所以我发现企业实际上更需要文档管理,有些信息化建设走在前面的企业已经提出了明确需求,需要搭建一个文档管理平台了。我想帮企业解决这个问题。所以2006年毕业的时候,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选择一个大公司积累工作经验,而是选择了创业,切入点就是企业文档管理。
(图一)
图一是2006年我们刚开始创业时候住的办公室,四个工位,当时我每天都对着墙写代码,生活工作都在这里。2006年6月份在这里开始我们的创业之旅,到8月份的时候第一个产品开发出来(企业文件共享的平台),这不仅是我们的第一个产品,也是整个中国文档管理行业的第一个产品,其实我们是这个行业的第一家企业。9月份我们就签了第一个客户,很快很幸运,也很惊险,如果不签这个客户,到10月份我们资金链就很有可能断了,因为我们只有3万块钱创业。
签下的第一个客户叫佳讯飞鸿,是做铁路电器控制信息化的。那个时候青藏铁路还没有通车,我们的第一套产品就已经卖到青藏铁路上去了,帮助青藏铁路建设做整体的信息控制化方案。青藏铁路配套有视频监控系统,当时需要一个平台专门来查看视频回看。签单的头一天晚上我还在上海,客户在北京,我写代码写到四点,第二天7、8点赶火车火速前往北京签单。
创业确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从06年到现在,新老员工进进出出,现在还有两个创始合伙人跟我在一起,这非常不容易。
事实上,2006年我从学校出来的时侯,起跑线还可以,中国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当时我好几个同学毕业第一年就拿到了100万的年薪。但是我创业,我都不知道我是哪一年开始给自己发工资的。
好几次,我父母都在劝我,你干脆不要干了,你同学在外面打工也挺好的,你要不也试一试?其实我差点就放弃了,但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去跑马拉松,所以从09年开始,每一年上海的马拉松我都跑。我跑了很多次马拉松,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份坚持,把我们的CEO给吸引过来了,还有我们其他核心的骨干。当你吸引过来一个人的时候,实际上来的是一群人,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有句话是那么说的,你越坚持越幸运!
十年专注企业文件管理领域
过去十年,我们一直专注在企业文件管理领域,我们积累的最多的就是我们对客户的、对行业的理解,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比如今天有幸邀请过来的国标委,就是我们的典型客户,他们好几个系统是基于我们系统去构建的,利用我们的文件管理系统统一管理企业文件。我们另外一个典型客户叫西子奥的斯,2008年买我们的系统,到现在每年都给我们付年费,我们的服务他们非常满意,已经给他们服务了八年。他的基本应用场景是这样的,他们制造电梯,会产生很多设计图纸,设计图纸走他们内部的电子审批系统,审批完之后要自动地把文件放到KASS(我们的产品)这边归档、使用。通过KASS文档管理系统,把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拉通了。再比如说牧羊集团,他们是做大机电的,也是一家几千人的上市公司。他们有很多机械设备的设计图纸,这些文件需要积累沉淀下来。我们就帮他做了这件事情,将文件集中存档管理。中广测也是我们的典型客户,他们帮客户做测试分析,出报告,他们的测试员需要把报告的纸质档归档起来,把电子档发给客户,而我们的系统就很好地帮助他们做好了文档分类管理。
实际上客户并不一定要把系统所有功能都用上,这不一定是好事。现在我们遵从“少就是多”的年代,也许你的产品功能非常多,但并不一定都适用于客户。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好产品?实际上最适合客户使用的就是最好的产品。如果客户只使用你产品里面的一部分功能就可以满足它最核心的需求,那么其他的功能就可以都停掉,就让客户看到使用最高频的功能就可以了,这样对用户来说他的使用负担很低,使用门槛很低,可以很方便地使这个项目落地,上线成功。
我们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这些案例中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做内容管理系统很难落地。我刚才举的那几个例子都很顺利的落地,是因为他们的应用场景很明确。而为什么有一些其他客户那里很难以落地呢?很多企业拿内容管理系统做内容通用存放的平台,不像ERP、OA系统这些生产型的业务系统,它们天生就是有数据的。内容管理系统上面则是没有数据来源的,如果用户不往内容管理系统里面放文件的话,他就没有数据来源。所以找到数据来源,确保有数据留下,非常关键。
(图二)
如果没有数据来源,就像上面这个池塘一样,没有人往这个池塘里面放水、放鱼苗,这个池塘久而久之就臭了,用户想从里面捞鱼已经捞不到了。但有了内容来源,这个内容肯定要往下接业务应用。
内容来自于具体的应用场景,需要员工行为操作产生内容,通过技术程序把数据抓取过来,这样内容来源有保障,有很清晰的业务使用场景,才可以很自然而然地落地成功。有些客户确确实实自己没有想明白,我们也没有替他把这件事情想明白,所以导致内容管理系统悬在半空中,上面不接数据源,下面不接业务应用。
文件的价值在于被使用
我们想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推出第5代我们的系统。现在的KASS系统是第4代的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在思考文件的本质是什么,它怎么样给企业带来价值?文件不像石油这些东西,文件是越用越有的,使用的次数越多它的价值越大,所以我们要聚焦在怎么样让文件使用好。
(图三)
什么叫使用好?企业里面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情况下用到合适的文件,那就是使用好了。怎么样做到这一点呢?文件的使用有它的特性,因为文件是一个非常高频操作的资源,所以用户使用文件的时候往往对工具性的要求很高。同时因为文件对于企业来说,它具有财富性,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所以它有管理性的要求。这个管理性的要求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客户那里,往往它的场景不一样,管理需求也很不一样。
顺势而为,重新定义文件使用方式
(图四)
今天,企业面临的信息环境已经和十年前截然不同了,未来也还在加速变革。
我们看到的第一个趋势是数据越来越云化,并且是全云化,只有数据全云化才能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当你的朋友全部上了微信,很多人就变得每天生活在朋友圈里了,设想如果你只有一半朋友上微信,那么你和微信的黏性将大幅降低。文件的使用也一样,如果与公司相关的全部文件都上云了,那么用户在使用文件时第一选择就是在云上使用,而非打开自己的电脑去找文件。当然这里说的上云并非只有公有云,还可以是私有云,也可以是混合云。我们可以想象,基于云来使用文件,和基于个人电脑来使用文件,那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所以我们可以重新定义文件使用方式,我们是基于云来做到这一点。
第二个趋势则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今天,人工智能开始在各个具体场景下有质变了,这是因为面向具体场景的大数据应用起来了。那么,在我们行业里面,人工智能是否有用武之地呢?人工智能最先是在搜索公司发展起来的,而很多企业实际上把我们产品当作是公司内部的完整内容库在使用,这里面当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提升用户体验。比如说自动为文件进行标签和归类,能不能去掉文件夹这个落后的概念?再比如,文件也该有新陈代谢,文件对用户的价值能不能随着时间消逝而有所折扣,文件被频繁使用能不能提升它的价值指数。用户是不是该有画像?这个用户喜欢哪类知识,那个用户关注哪些领域。
当然,我们不能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们一定要在数据、内容上了云之后,我们一定要贴着企业的业务走,给企业提供内容的服务,所以我们说这叫内容的业务化。让用户在使用内容的时候,跟他的业务是紧密的结合起来用的,紧贴着他的用户去用。
前面那些趋势都是时代赋于我们的一些应用工具,让我们有能力更近的去贴着用户的业务来走,帮我们的客户成功,这样子我们自己才好成功。
(图五)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句话,重新定义企业文件的使用方式,这句话就变得非常的清晰,它不再是口号,它可以落地。怎么落地?第一数据全部上云,第二上云之后我们紧贴着用户的业务去使用这些内容,我们在用户使用这些内容当中帮助用户在每一个使用环节做智能化,微创新。
当文件全部上传之后,你想用文件,第一个想到的是开始云的时候,你的使用方式肯定会被重新定义。当我们重新定义好了企业使用文件的方式以后,我们就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帮企业把整个办公这件事情都可以智能化呢?实际上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把最先进的这些技术,这些应用引入到2B的领域来,帮企业提升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这件事情又够我们走下一个十年,所以,现在依然是一个开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