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所房子里,你已经沉睡了几百万年,你还想继续沉睡不起么?何不今晨就醒来?
这是一所什么样的房子?
你曾经风华正茂不可一世,眉宇之间壮志凌云,就连走路也生着风,那个豪情万丈的样子至今难忘。毕业的酒桌上,还戏言自己数得上今朝风流人物。然而,这些年过去,从前口吐狂言的你,如今也只顾影自怜,怨天尤人,就这样蜷着,在这所房子里。
你又一次加班到深夜,又一次心事重重地睡去,又一次在那个恶魔般的闹铃声中惊醒,又一次在清晨7点半的公交车上昏昏欲睡,又一次来不及吃早餐就要开始那个你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的工作,又一次在人潮汹涌的高峰期里闻着汗臭疲惫地回到家里。如此循环往复,不知前路,就这样迷失了自我,彷惶,困惑,在这所房子里。
纵然毕业几年,你还是寄居在一个小屋子里,邻居家的阳台上的拖把,你甚至只需要一伸手就可以拿到,如此局促的布局,太阳也是不会光顾的,就连白天也要开着灯。你不知道,如果爸爸妈妈要来,他们可以睡在哪里。不,你没有脸让他们来。还是在犹豫要不要买那个喜欢品牌的电脑,还是在想着要豪游一把却最终选择穷游,还是忍不住看标价牌就算只是逛个超市。你困在这所房子里,快要窒息了。
有时你突然厌倦了这个世界,恨透了那一大张纵横交错的关系网背后的虚情假意,你无法拒绝,只能配合去演好自己的戏份。
有时你甚至一下就恍惚了,眼前的爱,还是爱吗?究竟什么样的爱才是真爱?到底要去哪里才能找到真爱?谁才是最终那个相濡以沫的真爱?无数次你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着。
有时你又如饥似渴,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生命的学习中,试图去寻找一切答案。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去一个新的地方。但读了这么些书,看了这么些电影,去了这么些地方,你却还是活不出生活的真谛,回到了浑浑噩噩的日子。
所有这些,都是那所房子。
这所房子里,充满了担心,焦急,疑虑,恐惧,无助。
今晨,此刻,你终于醒了,于是你着急地想迈出这所房子,你用尽全身气力去推房门,门却纹丝不动,你哭喊着,你拍打着,却只听见这扇心门的声音,长长地回荡在你幽暗空寂的心灵之上。
嘿,朋友,你怎么不向内拉一下这扇门呢?
来,试一试。
看,是不是开了?
这是你的心门啊!
你是从内心最深处将它关上了啊。
没有谁没受过雨打风吹。
没有谁梦想从不被击碎。
没有谁从来只舒适安逸。
你所经历的,也正是万万千千个人所经历的。在通往圣域的心灵救赎路上,你并不孤独。
在今天,已没有衣不遮体,没有国家动荡,没有世界大战,我们每个人有的,都是心灵之战。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物质前所未有的丰富,然而心却是饱受煎熬,和父辈们的平静相比,我们的心,仿佛一直是游离的,混乱的,没有安全感的。
没有关系!这恰恰说明我们在进步,在成长。
不是吗?你成长最快的时候,恰恰就是你深处逆境之时。我们从小就是这样的啊,跌了跟头,哭了,又跌了跟头,又哭了,然后学会了走路。我们生来就是不怕跌倒的,你怎么现在怕了呢?
往往最终决定你价值的,并不是你如何迎接那些期盼之物,而是如何应对那些不速之客,如何挺过那些坎坷,如何重新走向光明。
这所房子里的一切黑暗,都是正常的。如果你还活着,如果你想要成长,势必会陷入这黑暗之中。
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去探求自己的心灵,可怕的是你放弃了打开房门的心灵之匙,在黑暗的痛苦中,迷失了自己。
被你遗忘的智慧,
被你埋葬的欢乐,
被你丢失的激情,
都在等着你将它们释放。
我们终于走出了这所房子。
我也终于走出了这所房子。
其实,我们只需要活在当下,活在每一个当下,生命的洪流,自然会带我们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
真的是这样子的。
“我想要学习日语,我想去日本”。2000年的时候,我读初二,看了一个讲小留学生张素的日本留学故事后,我对妈妈这样说。于是妈妈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找培训班,找电线杆上的小广告,然而都无果。毕竟那时还只是个10几岁的孩子,注意力很快就被其他的事取代。我从来没有想过,时隔多年后,我竟然真的走上了这条轨道。大学的第一志愿是法律,然后我竟然被调剂到了日语系,然后去了日本。
“我想要在后年2月出国”。这是我前两天回翻自己的朋友圈看到的,发这条状态的时间是2014年6月13号。我已经忘记我曾经许下此愿,然后今年,2016年1月18号,我真的来到了意大利。
“我想要文案写作的工作”。毕业之后,辗转了几份工作,虽然那时心里一直有个声音说你去尝试下吧,但基于现实的经济原因和不自信,在最后辞职创业之前,也没有找相关工作。也是今年,前两个月,无意遇见猫老师的公众号,他写的文章给了我力量,他的经历给了我信心,于是加入了他的猫群,每天和爱读书爱写文的人在一起,即使在不同的时空,也倍感鼓舞。虽然现在并不是工作,但我曾以为我不会再碰了的那份情怀,现在又回到了身边,真好。
再说一个事吧。
我的最亲密的好朋友,姑且叫万万吧。这个万万,她后来的生活,她自己说,是曾以为的遥不可及。她喜欢陈小春和某一个人,她曾觉得这是她这一辈子无法得到,只能永存心底的感情。她就这样想着,然后生命给了她最美丽的安排。她不仅见了小春,抱了小春,痛哭流涕地——我笑了她,但我明白这份感动。最最美丽的事是,她和那个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其实,生命中,处处充满奇迹。
我们的可以思考的大脑,我们的可以奔跑的身体,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森林里的鸟语花香,偶然发现的路边熟了的桑葚,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奇迹啊。难道因为习惯她了,她就不是了么?假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星星月亮一切发光体都被遮挡了,我们被困在一个漆黑的世界里,突然某一天,遮挡的面纱拂去,星星亮了,月光又是那么的皎洁了,我想那一天,我们每个人双眼都会满含热泪激动不已吧。
“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在说要活在当下,但是你真的活在当下了吗?
伟大的心灵导师拉姆在20世纪60年代时,最先引入了“活在当下”的说法。在遭受了一次严重的中风之后接受采访,谈及人生目标时,他这样回答:
“一开始,我以为我毕生的工作会是心理学;后来,我以为会是幻觉学;再后来,我又以为是将东方哲学传递到西方来......其实我现在做的才是我毕生的工作,无论我做的是什么,哪怕只是在窗边坐着。“
你也听过这个故事吧?
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回答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担水,担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这其实也就是曾国藩所说的“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的功夫。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此乃真正地活于当下,当下就是奇迹。
生活的方式只有两种。
在一种里,好像什么都不是奇迹,都只是不该发生和理所当然。
而在另一种里,好像一切都是奇迹,每一分,每一秒,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
嘿,房门没锁。
出来吧!
你与这个世界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