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注1:近日虽秋雨西风独自凉,却反而有种喜欢和喜悦。因此打算解说描写秋天的诗词百首。
前注2:菊花、荷花都不为春神所喜,百花盛开时它们都不得绽放。此事不公,而不同的诗人对此事的看法却不尽相同。黄巢《不第后赋菊》、《题菊花》与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可一起欣赏。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白话译文
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鉴赏
“飒飒”:风吹为“飒”。风分为清风、微风、狂风,如“风飒芙蓉”(微风吹拂荷花)、“梦初回,燕尾翻风,乱飒起湘帘翠”(狂风卷起翠帘)、“飒沓矜”(在风中飞舞的样子)、“飒洒”(飘落、飘然向下的样子)。引申为“凋零、衰落”(如“庭草飒以萎黄”)、“衰老”(如“鬓毛飒已苍”)。
“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盛开在秋天,天气寒冷,花蕊散发的清香似乎也带着寒气,蜂蝶不来。
“青帝”:“五帝”/“五天帝”之一。“五帝”分别为“青帝”(又“苍帝”、“木帝”,在东,属木,司春)、“赤帝”(又“炎帝”,在南,属火,司夏)、“白帝”(在西,属金,司秋)、“黑帝”(在北,属水,司冬)、“黄帝”(在中央,属土)。
“报”即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味。武则天初登帝位后,群臣未服,有大臣意图谋反,便诈称百花盛开,请武则天驾临上苑赏花。武则天应允,但察觉异情,写了一首诗作为诏书以为回应。诗为《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大意是我明早要去上苑赏花,赶快去告诉春神,让百花连夜就开放,不要等到明早再开。真是霸气十足。这件事的结果,史载“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武则天诗中“报”的用法和黄巢诗类似。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中国古代君子运乖命蹇时,强调不同流合污、保守自心。而黄巢则很不满意,更多的是想为何桃李享受温暖的春天,而菊花则要忍受孤寒的秋天,想要去打破不合理的现实。
和《不第后赋菊》一样,黄巢的这首菊花诗,仍充满叛逆和激情。与之对比,请看 秋天诗词百首(4)-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唐·高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