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社会节奏下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工作压力。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夫妇,趁着年轻为了再能多拼一把,自然地在家照顾孩子的时间也就变得少了。因此,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们成了“甩手掌柜”。孩子的一切都交给老人处理。这就导致大多数的爸爸妈妈和孩子没有了互动,直接教育孩子的机会也没有了。
我住的小区里就有很多3-8岁的孩子,每天的上下学接送的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周末,孩子们会在楼下的广场玩,陪伴他们的大部分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能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照顾孩子,自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一是,可以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二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生活上照顾孩子自然比爸爸妈妈更加细心。
但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孩子的反面,却留下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曾有研究机构做过调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出来的孩子,会出现如下情况。
1,扭曲的安全感。很多老人想向孩子父母证明,自己带孩子带的好,所以会完全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也因此产生了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严重依赖。
2,孩子性情变得骄纵。因为孩子会撒娇,自然孩子想要什么老人就给什么,基本上能满足的九个就满足。给孩子制造了一种“我是中心”的自恋错觉。所以孩子会慢慢变得目中无人,不懂得分享,不懂得感恩。以为自己要什么都是应该的。
3,喂饭教育。老人喂养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挑食和偏食。往往喂饭的老人都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让孩子吃饱就行。所以追着为孩子的画面,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4,包办替代教育。老人生怕孩子累着,什么都抢着帮孩子做。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不愿意去做。让孩子随着他们的成长阶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亦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5,不让犯错教育。老人以老人的思维以为不安全,不可靠,不能做的事情,不允许孩子去尝试。这样直接把孩子的求知欲给扼杀了。试想,一个没有犯过错的孩子,没有失败经历的孩子,没有过蹦蹦跳跳,磕磕碰碰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吗。
6,补偿式教育。一般的老人会把在自己和孩子的父母身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加倍补偿到孩子的身上,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对孩子的溺爱。溺爱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为所欲为,在以后的社会上很难适应。
综上所述,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直接力量,尽量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事业很重要,金钱也很重要,但是要和孩子的健康成长相比都是次要的。
为了20年后不后悔,给孩子最好的爱,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