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门前有一洼小小的池塘;再大些,田野里横贯一条长长的河流;长大后,高楼旁是望不到边的一角大海。
---------题记
一望无际的田野隔绝着城市的热闹,几趟来往的公共汽车惊起飞尘,把城市的绚烂撒播于乡村。
十八岁之前,城市是电视里出现的霓虹画面,是书本里描绘的繁华气息,是爸爸一度漂泊感叹的异乡。
那时,蓝天白云是世界的底色。春天的绿柳、夏天的蝉声、秋日的麦浪、冬日的暖光是四季的幻想。
依稀记得,青瓦老屋升起了炊烟,冒出饭菜的香气,随风荡漾到我的鼻孔里,回家的消息由此传 递,不紧不慢,温和有序。贪玩了,晚归了,等待我的是妈妈的训斥的口气,可饭菜还是那样香气扑鼻。入夜了,蛙声四起,悠扬婉转。繁星在天空,眨着眼,是这天籁的忠实听众。飞机佯装流星,却还是没能逃过的我的眼睛,屋顶上上飘过童年时银铃般咯咯的笑声。谁家的小猫,不知又从哪里偷来了好东西,饕餮而食,喵喵不止,似忘了捕鼠的天职。我也不去怪罪,我哪里打得过小猫呢,顶多是喝两声显显我的威气。
金色的月光洒向大地,洒向家家户户的青瓦屋顶,清一色的三角屋檐,散发着浓厚淳朴的农家气息。房屋上空,氤氲着朦胧的雾气。透过雾气,世间的一切都显得隐晦神秘。雾气与房顶的交界处,依旧坐着那个小小的我,数不清的问题,涌不完的好奇。。。。。。。
后来,天旋地转,斗转星移。
历经的了一场叫高考的暴雨,乡村成了一趟汽车加一道铁轨的距离,几百公里,日日夜夜走不完;也成了一年里匆匆来去的冬夏,不见春雨与秋雁。可它还是那样温暖如初啊,时刻张开着它那有力的臂膀,随时把蹒跚的、无助的、遍体鳞伤的你拥入怀里,不计得失,不究报答,只是纯粹的爱你,即使它预料到有一天你迫于生计离开了它,它也无怨无悔。只因为,它看了你十八年,太懂你。它知道,它是你一生的归属地。
沿途的风景,我都不太在意。我攥紧手里的车票,和刚买的智能手机,携着满心的欢喜与十八年的点滴记忆,沿着那条冰冷的铁轨,向着一个陌生的目的地奔去。短短几个小时,我便置身于父亲曾打工漂泊过几日的大城市,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异地。
紧接着,果如幻想。城市的车水马龙让我目不暇接,城市的高楼大厦让我赞叹不已,城市的俊男靓女让我啧啧称羡。总之,除了偶有的几天雾霾外,城市其它的方面都是那么完美。至少,在当时初开眼界的我看来是。
慢慢的,慢慢的,时间改变了我的看法。(温馨提示:此处文风已转,不忍读者请绕道)
呆的久了,城市的灵气没有沾着半点,反而面对着这座繁华而又美丽的国际大都市,那个曾经十八年未与之谋面的我,开始自惭形秽起来。学校里美女如云,学校里人才济济,厚着脸皮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吞吐着做完了自我介绍,得到的答复是:你这人太张扬(哎呦,我去,我张扬个毛线啊,一没钱二没权的,不过是把名字写错位置了,你就说我张扬,我要是张扬了,你是不是就得说我上天了?)同去的小伙伴都被学生会录取,而初试没过的自己只能在无人的夜里哭泣。并不求人安慰,别人不经意的酸言讽语,雪上加霜,成了压弯我意志力里最后一根稻草,好在有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哭完了以后放松心情再去继续体验大城市带给我的无限乐趣。那就先去逛商场吧,大商场里的衣服五光十色,大商场里的食物香气逼人,不觉身披破烂,饥肠辘辘,我和同伴畏畏缩缩走过去,发现囊中羞涩,只得在离开前投掷最后一束羡慕的眼睛,在遗憾与不舍中走开。
啊,缺钱,那就去做兼职呗。真心忘不了那些“大爷们”在酒席上喝五喝六的神气,俺就是个不谙世事的学生,俺也不容易啊,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都快歇菜了,还跑到这来伺候你,做个服务员兼职体现我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你不夸我也就算了,能不能别一副我欠你钱的样子,菜不上不俺我的错,是还没有做好.......好好好,都是我的错,老子忍了,谁让我还少不更事呢,就忍受你的轻蔑吧,毕竟万事开头难,干完你这一票兼职以后就顺堂了,但愿儿。
就这样,在这种阿Q心理的鼓舞下,money像山间的小溪一般曲曲折折地流进了我的口袋,勉强能混个体面衣裳穿了,什么阿迪,耐克的也别想了,倒也挺知足的,自己的钱花着不亏。可流了没有几个星期,就断流了,截断我财路的不是那些令人反感的态度也不是在路边顶着太阳发单时无视我的路人甲和路人乙,而是上大学以后令我昏昏欲睡的奇物----功课。
许嵩的歌里有句话叫做:不想要的哗哗哗都来到。这确实是人生的一条定律,上帝在我的人生上又为它做了一次例证。言简意赅,高考的失利,让我来到了之前听都没听过的大学,赠送了我一个听都没听过的专业,显然被调剂了,更要命的是,作为全国排名靠前的冷门专业之一,我的专业还有vip课程:大物和高数-----我优异的高中成绩里最烂的两科。所以想到这个专业,我提不起半点兴趣,这也是我昏昏欲睡的一个原因吧。好在我也是个上进的人,睡梦中还不忘学习的使命,课堂上不愿听的,就下课自学。学期末也能拿个差强人意的成绩,混个奖学金。可做了兼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上课不愿意听,下课还去忙着挣钱,自己又没有练就一身一点就通的本领,期末怎么能不挂,在这种恐惧心理的催促下,我放弃了刚上道的兼职,又开启了每天背包上图书馆的孤独岁月。日子平静如从前,狼狈如从前,虚晃如从前。
于是乎,我开始反思,开始怀念。
城市让我真切地体验了一把孤独的滋味,一个人上学放学,一个人吃饭自习逛图书馆,一个人开始莫名的感伤,看来从前都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原来曾经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啊。你生病了,有人夜夜不离你床边。你畏惧雷声,可以蜷缩在母亲的怀里。而这里,却时常看不到星星和月亮,这里没有蛙声与炊烟,更没有那一缕缕沁人心脾的微风,没有人在你生病时驱寒问暖,没有人在你失意时关心安慰你。此刻,受尽孤独折磨的你是否还能想到,几百里冰冷的铁轨外,一个群星笼罩,静谧和谐的村庄里,还有人时时刻刻在牵挂着你。
是啊,一个人,十八岁,来到大城市,为求学,为了从小就裹挟着他的所谓人生理想,为了以后的他自己的柴米油盐。在此之前,我真真切切是一个乡巴佬儿,井底蛙,未曾看见山多高,海多大。来此之后,对高楼大厦,霓虹璀璨见得多了,就觉得阻碍了视线,束缚了心灵。是啊,我羡慕,羡慕那些生来优越的人,他们年龄与我相仿,他们有姣好的面容,他们有过人的智商,他们有上台演说的自信,他们中也有人已经有拥有了可能我再奋斗十年才能坐在商场里喝咖啡的权利。羡慕归羡慕,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现在的生活。但同时,我也不得不承认,这座繁华的城市,让我的心灵更加躁动与不安,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恐惧,因为谁也不想做食物链的低端。我以热情投入这城市,这城市给我以冷漠与蔑视。我害怕了,险些一个趔趄,摔得心痛头痛,不能爬起来。
但是我没有选择气馁,十八岁的年纪正好时,一切美好还都是未知。于是作为一名九五后青年,怀着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对生活的热切憧憬,我铭记着《喜剧之王》里有一句话叫作: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从不在宿舍消沉自己,而是用希望去不断迎接的尝试,尝试去参加演讲锻炼勇气,尝试去做兼职磨炼意志,其中酸楚与尴尬不消再言,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坚持,选择了战胜自己。正是那些过往的失落我更加珍惜曾经的美好,更加努力当下,立志在这个无人问津的大城市里活出自己的色彩,或好或差,起以遵从于内心的感觉,慢慢地开始独立生活。
运气不算太好,终究也不坏。
起码现在的我,还没有被城市的浮躁所侵蚀,仍旧积极进取。我愿永怀一颗来自乡村的质朴淳厚的心灵,用我十八年里积蓄的力量,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在这个喧嚣的都市里,寻求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
(附:文章不足之处,还请各路大神多多多多斧正。)
写于2017年5月29日
作者:蝉鸣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