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不确定性中成为确定性的最后一篇——拥抱规划。
迟迟没动笔,一方面是怕写不好,另一方面是疫情在家有一些焦虑与恐慌加上照顾孩子辅导网课。不过,先动起来,完成好过于完美。
(一)什么是规划
按照词条解释,规划由“规(法则、章程、标准、谋划,即战略层面)”和“划(合算、刻画,即战术层面)”两部分组成, “规”是起, “划”是落;从时间尺度来说侧重于长远,从内容角度来说侧重(规)战略层面,重指导性或原则性。
大到国家规划,比如,我国的五年规划,现在已经是第十四个了,有步骤、分阶段、分领域地实现强国梦。
小到公司规划,比如前几年常听到的,三年五年上市。
个体的规划,最重要的是学业规划和事业规划,当然,理财规划也必不可少。
上述三者跨越的时间都比较长,短则到3、5年,长则一二十年。
(二)规划与趋势的关系
上篇文我们提到:“趋势呈现在震荡回归到一条斜直向上的、不可逆转的直线上”,因此,要把握趋势,始终围绕趋势的延长线精进优势,就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在趋势上实现我们的目标,规划必不可少,它帮助主体(个人/公司/国家)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趋势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候我们能够清晰感受到它,比如说,从2G→4G→5G,网速越来越快,从只能发黑白短信到现在电影下载1分钟内就完成,就算没下载,直接看,也没有丝毫卡顿。
有时候我们后知后觉,发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红利期,再想进入要想分一杯羹并不容易,比如如今的消费升级。
要想先知先觉,通过查看国家大政方针、五年规划,再结合地方现状,个人优势提前布局规划,才是正解。
(三)拥抱规划的重要性
规划的落实需要设计,规划的案例,润总在今年的年度演讲中讲了好几个,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都江堰。
李冰父子通过三个重要设计: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把曾经旱涝无常的成都平原,改造成了,有60多万公顷良田的天府之国,造福千千万万子孙后代。
鱼嘴用于分流,避免水势过于集中发生,洪涝灾害;内江的水通过,宝瓶口满足成都平原的灌溉需求;飞沙堰用来保持灌溉用水的水量稳定;
那么,要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我们具体的目标蓝图是怎样的?需要那几个重要的设计/路径完成,这就是我们普通人需要思考的。设计出来才成功了一半,还需要围绕重要设计(不可轻易变更)踏实执行、逐渐实现。
(四)普通人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拿普通成人最需要的事业规划举例,记住是事业规划,不是职业规划哦,因为职业可能会消失变化。普通人要完成规划,先得弄明白两个问题,即我是谁和我要去哪儿,也就是定位和目标的问题,接下来才是怎么去的问题,也就是路径的问题。
弄清楚了这些,还需要设计,让我们清晰地知道,什么情况下,要做出怎样的决策和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各个阶段的关键成果是什么!
如果还没有职业,通过盘点个人情况、现有资源,找到优势所在,根据现有情况,文凭如何?技能如何?目标行业在哪个地区更有优势?目标行业内,行业大佬是怎样看待这个行业的?目标公司和岗位需要怎样的能力?
找到差距,如何拥抱规划呢?做好行动管理、沟通管理、提升效率,做好沟通协调,让工具和设计管理我们不断精进,省时省力省心。
比如:时间管理矩阵图、个人复盘表、MEPS行为干预模型、个人行动计划书等。
你可以按照上图的例子,先列出目标、再进行目标拆解,确定每一项小任务的频率和填写完成情况。
总 结
规划不仅仅是组织的事,还与个人有关,普通人可以通过IDP(个人发展规划)设计自己的事业目标与路径,通过各种工具进行过程管理并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