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印象——三游桂林南溪山

文/跃跶

此行的第四天早上,也是我即将结束这次旅行的最后一天,我又一次来到了南溪山,总感觉那一直有我去寻找的梦,我沿南溪河,环绕的南溪山,漫不经心的观察来南溪山的整个面貌,追逐着古人留下的遗迹,南溪山留下的摩崖石刻太多了,我想把这里面能够找到的所有摩崖石刻都拍照一遍。可以在以后的任何时刻读写的古人留下的墨宝。据看过的资料统计,现存石刻145件,其中唐代3件,宋代47件,元代3件,明代35件,清代52件,民国2件,年代不明2件,主要分布在山北的白龙洞、元岩、泗洲岩和山南的刘仙岩、穿云岩。我沿着两座山的周围走了两遍,上上下下,也发现了好多藏在杂树藤条中的摩崖石刻,不知我看到过的这些是否统计在以上的数字里面。其中有好多摩崖石刻,有些字迹已经残缺不全,一时看不清楚,只好拍照留下,慢慢研读了,尽管这些摩崖石刻有的没有人文价值,有的是到此一游,但从刻石时间来看他也具有了一定的年代价值,对于摩崖石刻,我感觉比树碑立传更要来的实际一些,摩崖石刻它是不可移动文化的一部分,在变化的年轮中它承载了时光的记忆,让人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历史的脉络,在这座山上发生的事情,这些久远留在记忆中的故事也留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而作为碑文,虽然它在保存方面,历史久长,一旦重新沉没于地下,对于历史的考证就只有等待它重见天日的时候。作为桂林八景之一的南溪山,在摩崖石刻的保护上,感觉还应该再下一点功夫,南溪山公园现在已是桂林城市的免费旅游公园,三次进入公园游览,我看到的当地人并不太多,也可能当地人对于这些见到的太多了,也就司空见惯罢了。但南溪山对于外地人来说,他在一定的层面也反映了桂林城市千百年来的变化,是桂林这个山水城市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库。我常常回想在北方的游览山水中,山水的知名度和文化的传承,有的只有几幅对联,几座庙宇、几块碑文,这些山水就已经很让人揣摩了,作为一处有着将近200多处摩崖碑刻,它作为地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就更应该有责任很好的保存好这些历史遗迹。从桂林的历史来看,这些摩崖石刻基本上在一千年左右岩石风化的厉害,字迹模糊,如果我们留住摩崖石刻,也就留住了历史,或许若干年后,这些摩崖石刻,这些南溪山留下的遗迹也会逐渐的消失,但南溪山水的历史不会消失,这里面曾经发生的故事不会消失,南溪山会因为有这些历史文化遗存而留名千古,如果没有这些历史文化的承载,对南溪山来说也就是一条溪流围绕着桂林地区普通的山脉,像这样的山水在广西地区也就太多了,只不过南溪山水是在桂林这座城市之中,是文化创造了桂林这座城市的八景之一“南溪新霁”,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赏识或开发而有了现在这个样子。在广西桂林城市之外的十万大山里寻找一座这样的山脉也不足为奇 。相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南溪山正因为历史的厚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我三次来游览这两个处在城市中心的小山。


沿着山体的北侧,拾级而上,到达“泗洲岩”,这个洞口是我这次游览中没有去过的,在洞口处有隐樵山人<明诗人缪良佐>提刻“泗洲岩”三个大字。其中的岩字,才是一个近代人们常用的书法字体。听说有民谣说,“桂林有个铁封山,钥匙藏在泗洲岩.谁人找到金钥匙,金银财宝任你搬“。在”泗洲岩“的山洞中,我没有看到钥匙遗留的痕迹,却看到有一位老者,穿着一件蓝色的制服衬衣,他一个人静静的在拉着二胡,我走过去在他停下来的时刻与他攀谈了起来。我问他,你是当地人吗?他回答我,在这生活了一辈子,我问你的年龄有多大。他回答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我说,你是猜你是体制内退休的吧。他说,你怎么看出来了,我说,我看到你的这身制服衣服,如果是,那我和你应该是一个系统的。他笑了,递过来二胡,你也来拉一下,可惜我不会,要不一定要在这个远方的山洞中也来一曲。我称赞他,你的二胡拉的真不错,我喜欢听二胡。在这样一处幽静的环境中,一个人慢慢的拉,会别有一番韵味,我说我喜欢听赛马,你能拉一手吗?他回答说,赛马好听,这个年龄了,拉不上来了,年龄大了,有时容易悸动,手脚也跟不上了,他说自己耳朵也不太好,在这个寂静的山洞中,拉起二胡来,有一种回响,这种回响能更好的辨识音乐的魅力。在南溪山这个阴雨绵绵的环境中,山洞中的湿气很重,一个人慢慢的拉着二胡,我又突然想到山南侧刘仙岩中住着的张真人,那是否也如这位老人一样?默默地守着这座山,书写着这座山的故事。

这也许就是南溪山的魅力吧。

广西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白莲洞人、柳江人、甑皮岩人、麒麟山人生活在广西的土地上。秦朝统一百越后,在岭南设立了桂林、南海和象郡,广西简称“桂”由此而来,期间开通了灵渠,沟通了漓水、湘水,联接了西江和长江水系,为广西后来成为中原物资的出海通道打下了基础。在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广西属于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名称由此而来。到了明朝时期,全国设13个布政使司,广西当时是其中之一,叫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这也从历史上说明了在远古的时代,这个地方的山水、洞窟一直都是人类生活的地方。

结束这次的旅行归来以后,本来想把桂林之行的资料整理一下。在桂林尽管游览了太多地方,但总感觉南溪山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它就在我居住康养中心一墙之隔,我三次爬上了南溪山,还是觉得只有南溪山这些摩崖石刻,会让我有一种浓浓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洗礼。我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现存的这些茫崖石刻,在网络上有很多是没有任何资料去找寻的,有的只有年代之分,从历史,从文化,从诗词,从医疗,从图像,从史志等等方面无不诉说着南溪山水的历史,诉说着桂林山水的历史。比如在南溪山的导游解说中,就有这样的一段话,“南溪山有二十四岩洞图碑文,十二洞中就有古龙洞,十二岩中就有穿云岩和刘仙岩“,这说明,桂林地区山水中的岩和洞,是极其普遍的,风景各异,我想将来还会发现更多的岩和洞,这是桂林地区山水的这种喀斯特地域风貌的一个典型特征,桂林从六月份开始就已经进入雨季蒙蒙的季节了。所以来到了桂林四天,站在康养中心,我总静静的望着它南面的南溪山,想起我第一天晚上二十点钟来到桂林康养中心时,一眼望到的两座高高的山在雨雾中突兀的树立着,这留给我的震撼,这在北方是不容易见到的,两座大山就在我脚下,突兀的立起来,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北侧石壁,果然如玉屏一般,这可能就是我最早见到的桂林的八景之一“南溪新霁”的。

这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我在一座大山的溶洞里,有好多游览的人,这时,洞里发大水,乌云密布,翻江倒海的泉水,快要淹没了这个山洞,大家都在向不同的洞口跑去,我也随着人流的寻找着洞口,从洞口出来,一路跑到家里,自己还庆幸跑出来了,妈妈为我端上了一碗我最爱吃的炒鹅蛋面条。我说爸爸还在山洞里呢,不知道出没出来,还有我认识的或者在朦胧中不认识的一些人,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走出来,妹妹坐在桌子旁,看着妈妈拿给我的一大碗炒鹅蛋面条,我吃着,吃着就梦醒了。刚才的梦境,梦中记得清楚这三个人,他们是我的父母,我的妹妹,都是我至亲的人,可惜现在都已不在人世了,我想象他们也隨着的我的梦游览了南溪山水,化作梦境中南溪山的一部分,祝福他们在梦的那一端,不再感受人间的疾苦。

                                                                  2025年6月14日夜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跃跶 第二次去南溪山,是在康养中心一墙之隔的小路上,一直走到樱花园的小桥边,从小桥越过南溪河,有一片小岛,这个...
    跃跶阅读 482评论 0 2
  • 文/跃跶 常听闻“桂林山水甲天下”,那梦幻般的山水风光,一直在我的心中留下一块印记,而此行的第一站,便决定一定要在...
    跃跶阅读 1,059评论 0 4
  • 文/跃跶 从沈阳北站出发,Z398次列车一路向南而下,这是一趟旅游列车,沿途有多个站停点,需经过二十多个车站的站停...
    跃跶阅读 514评论 0 8
  • 南溪山 峭壁东西相对峙,南溪萦绕流潺潺。 白龙玉笋穿云雾,菩萨刘仙饮贡泉。 洞有宋明石刻画,峰多叠翠雪莹岩。 曾和...
    玉才语语阅读 2,695评论 2 26
  • 一零年,曾与同事同游闻名遐迩的桂林,游览细节早已模糊,但碧绿清澈的漓江水,水中摇曳的水草,缓缓漂流的竹筏,...
    向日葵sunflower79阅读 4,055评论 0 1